倾听:教师自我成长的必修课 立足“小班化”教学模式探索“六步导学”高效课堂之路 低年级识字扫描
教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1期 总第4340期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1期  下一期
倾听:教师自我成长的必修课
来源:金湖县外国语学校 作者:张云志 发布日期:2011-11-15 14:20:15

     “倾听”,就个人而言,是一种涵养;就群体而言,是一种文化。教师应将“倾听”作为自我成长的必修课,只有倾听学生,倾听专家,倾听同事,倾听自己,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对话,在业务成长中获取强劲动力。
     一、“倾听”是实现有效对话的必要前提
     课堂教学是多元对话的过程,而倾听则是实现对话的必要前提。然而,在当下许多的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两种现象:一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愿充分倾听学生的表达,甚至中途打断学生的讲述,越俎代庖;二是教师为刻意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管学生说什么,总是以“很好”“真棒”的肯定之词予以激励,对学生讲述的内容不加引导,敷衍了事。两种现象貌似不同,其实都是教师没有真正“倾听”,当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产生。课堂教学中,只有真正进行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倾听”,才能实现相互平等、相互启迪、相互深入,才能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倾听”应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个阶段
     就教师而言,“倾听”应贯穿于实施教学活动、参与教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首先从时间看,有课前“倾听”、课堂“倾听”、课后“倾听”。课前倾听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需求,可以使教学预设更有针对性;课堂倾听学生的理解程度、领悟程度,可以催生有效的教学生成,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后倾听学生的掌握程度、差异情况,可以使教学状况得到充分反馈,以便及时弥补缺憾,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其次从对象看,包括“倾听”学生、“倾听”专家、“倾听”同事、“倾听”自己。倾听学生,听取学生的诉求和愿望,可以实现有效教学;倾听专家,听取专家的引领与指导,可以更新教学理念;倾听同事,听取同事的评价与批评,可以达成共同进步;倾听自己,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误,可以促进自我提升。再次从内容看,包括“倾听”赞誉、“倾听”批评、“倾听”指正。倾听赞誉,可以增强教学自信;倾听批评,可以发现教学不足;倾听指正,可以发现教学蹊径。
     三、“倾听”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会“倾听”,必然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对教师而言,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素养:
     一要有生本理念。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必然具有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唯有这样,教师才能与学生平等相处,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唯有这样,教师才能甘愿走到“幕后”,让学生在“前台”经受砥砺,尽情表现,自信成长;也唯有这样,教师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和归宿,把握细节,及时予以点拨、引导,恰当进行拓展,在和学生的相互倾听与对话中激发起共鸣,碰撞出火花。
     二要有包容精神。包容精神,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的差异,相信学生的潜能,能树立“让学生说完”的意识,给学生充分思考与表达的时间;就是要能在教学研讨中听取同伴的意见,改进教学的不足,树立“兼听则明”的意识,给自己留一份容纳异议的空间。
     三是要有专业素养。倾听与对话相辅相成,倾听是对话的前提,对话是倾听的深入。教师要在倾听后及时与学生对话,或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在与学生对话或组织学生之间对话时,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丰富的阅读体验和灵活的教学机智,课堂对话才能水到渠成,或是柳暗花明;否则就可能“听不懂、听不明”学生的表达,出现“不敢对话、不能对话”的尴尬场面。当然倾听还要讲究艺术,如倾听时的体态、神态、距离都会对表达者起到一定的暗示或引导作用。
     四要有责任意识。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更要“育人”。“倾听”作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和素质,不仅让学生在学习时代受益,更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倾听”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其中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担负起提醒和指导的职责,既要做“倾听”的表率,也要适时提醒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倾听,享受倾听。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