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性,实现英语课堂生命化 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尝试 小学数学课科学使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育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1期 总第4340期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1期  下一期
小学数学探究学习的尝试
来源:海门市四甲中心小学 作者:汤丽娟 发布日期:2011-11-15 15:17:06

     教育部制订的新课程标准中,探究学习被提到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位置。与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为此,我们更要大胆实践,勇于探究,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使探究学习走向数学课堂。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变“要我探究”为“我要探究”。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王叔叔养了一些羊,为了便于饲养,想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看谁能最快想出方法?并比一比谁想的方法最多?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起来,之后,我展示了部分学生列举的内容,让他们观察,看哪个同学列举的格式最符合要求。由此引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
     二、选择探究方式,经历探究过程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有不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大胆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安排好合作伙伴,明确合作目标,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解答,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的学生实现互补,实现共同提高。例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设计了四次合作探究的活动:
     (1)填表(默读例3,理解题意后独立填表,并将比值相等的式子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2)讨论(联系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讨论比有什么性质);
     (3)交流(交流比的基本性质及获得这个概念过程中的体会);
     (4)应用(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
     在活动中,大部分学生通过合作交流都能利用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知识迁移,很快自主探究出了比的基本性质。在整个活动过程屮,学生始终处于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状态中,并且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团队精神、竞争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三、适时引导点拨,提高探究效率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探究学习的导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人,是探究者,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引导”与“探究”的关系,既不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代替,过多牵引和暗示。当学生的思维发展出现停滞时,教师要及时点拨疏通,清除探究过程中的层层障碍,提高探究的质量和效率。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中的任意三根小棒围一围,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再比较这三根小棒的长度,有什么发现?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通过操作都能解决,但要说什么发现,学生显得有些困难,我引导学生观察能围成三角形的每条边长度与其它两边的长度是什么关系,再观察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每条边长度与其它两边的长度是什么关系,经我一点拨,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鼓励多样化,发掘探究潜力
     让学生发展的关键是要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参与机会。例如有这样一道例题:学校美术组有35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求女生有多少人?此问题提出后,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行探究,现列举以下几种学生研究的成果:(1)35÷(2+3) ×3=21(人),(2)35×3/5=21(人),(3)解设女生有x人,列出方程:x+2/3x=35,无论方法如何,只要是正确的,教师都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探究的潜能。
     总之,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改变课堂教学沉闷的现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