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教学也精彩———《渔歌子》教学案例谈 《和是8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槐乡五月》教学片段及其反思
教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2期 总第4348期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2期  下一期
《槐乡五月》教学片段及其反思
来源: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作者:许秋娴 发布日期:2011-11-29 11:06:28

     这是国标版第六册课文《槐乡五月》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在洋槐开花的季节,槐乡的孩子做些什么呢? 
     生1:小朋友们采槐花,用槐花装扮自己。   
     生2:他们还用槐花招待客人呢!槐花饭是特别好吃的。(很喜爱的样子)   
     师:(兴奋地)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3小节,请你也来当一回槐乡小导游!  
     生:(自由朗读,四人小组练说。)  
     师:这位槐乡小导游已经迫不及待来介绍了。 
     生1:欢迎大家来我们槐乡游览。下面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槐花饭。香吧?那就赶快尝尝吧! 
     生2:香喷喷的槐花饭你闻到了吗?好吃你就多吃点!(鼓掌)
     生3:老师,我们想来创作广告词,可以吗?
     师:当然可以。用你美妙的语言来介绍你们的特产吧!
     生:(热情高涨,参与小组讨论,有的小组还做记录。)
     生4:香飘十里的槐花饭,你吃过吗?快来尝尝吧。
     生5:槐乡槐花饭——制作精良,口味独特!(生议论)
     师:不错,概括简练,很有特色!
     生6:我们也来试一试。走进槐乡,香醉你!
     师:哦,游人们真被香醉了!(师做动作)
     生7:我们组也来说一说。香香甜甜槐花饭,热情好客槐乡人。
     师:游客们,你们觉得如何?
     生1:我很想留在槐乡,还想与槐乡的孩子合影留念。
     生2:我想带我们的小伙伴一起来槐乡游玩。
     生3:槐花饭真是槐乡的特色,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品尝。(生小声议论)
     师:同学们,你们想得妙,说得好。不仅理解了课文,同时当了一回小小广告员,推出了家乡特产,真棒!多看、多听、多思,就会有更多、更好的创意,相信有了你们设计的槐乡广告词,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的!
     生:(兴致勃勃,随堂写下创意广告词。)
     反思
     教学 “槐花饭招待客人”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思维能力的敏锐性、发散性超乎教师预料,继而生成新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广告词。学生情不自禁地带着自己的生活感受解读课文,与教师、与文本、与生活展开自然和谐的对话,这正是新课标所积极提倡的。
     对话一:学生与文本
     教学设计中,加入“当一回槐乡孩子,介绍槐乡特产”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走进课文,将平直的课文叙述具体化、生动化、立体化,增强学生的语言积累及表述能力。在介绍中竟出现了“香香甜甜槐花饭,热情好客槐乡人”的创意,从“槐花饭”到“槐乡人”,这样前后贯通,学生关注的面更广,对于课文的理解也更深人。对于这一点,从学生谈及的感受中我们足可见之。立足于“槐花饭”贯通全文内容,学生已走进了文本,开始了与文本的对话。
     对话二:学生与生活
     如果说设计“介绍特色槐花饭”是课堂教学的引子的话,那么学生竞说广告词则让本堂课跳出文本,精彩纷呈。广告词采自鲜活的生活,显示了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关注、体悟和积累。将广告词引入课堂,自然呈现于情景练说中。学生个体独立回想各类广告词,小组集中讨论选择合适广告词,这是学生与生活对话的真实过程。“好吃你就多吃点”“让你吃了忘不了”的广告词,清新自然,活泼有趣。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再创造:“槐花饭——番飘十里,回味无穷”“香香甜甜槐花饭,热情好客槐乡人”。从简单的引用模仿到自行设计广告语,学生的思路不断开阔,学习的自主性及创造力不断提高,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此时,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此过程申,教师的评价与引导,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规范学生的语言,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广告语的特点,达到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双丰收。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教学既来自生活,又必将服务于生活。学生是灵动的富于创造力的生命个体,同时生活亦是灵动的鲜活的教学资源,文本也是灵动的互动生成的教学媒介。学生、生活与文本的对话应该是有效促进三者互动的一种方式。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让我们将“对话”继续,将“精彩”继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