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活力“三进”成为学校的魅力名片 一次集体“反抗”引发的尝试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细、实、范、励”
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2期 总第4348期 2011年11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2期  下一期
一次集体“反抗”引发的尝试
来源: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作者:季芸 发布日期:2011-11-29 11:11:05

     开学不久后的一个周五,我和往常一样来到六(3)班的教室,准备布置英语作业。6B第一、二单元刚结束,教学的重点是比较级,结合我的小课题研究《活用记忆策略在小学生课后练习中的应用研究》我已经拟定好了这次作业的内容,让学生采访自己班级中的同学,哪些同学擅长体育,哪些同学擅长绘画,哪些同学擅长音乐。让学生以superstars in my class为题,用比较级写一写。
     当我站在讲台上,布置完作业,下面有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不就是让我们写作文嘛,有什么意思?”尽管声音很小,但是全班都听见了,接着下面的学生像炸了锅,纷纷发表意见,“今天的作业已经够多了,还要写英语作文”“已经有一篇语文作文了,现在又来一篇英语作文,这个周末泡汤了!”站在讲台上的我无比尴尬,用手中的书本狠狠地拍着讲台,下面顿时安静下来,本想发火的我,看着下面一张张委屈惊恐的小脸,我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是啊,毕业班的学生学习压力的确很大,刚刚走出教室的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布置了一堆作业,他们中又有很多人周末还要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我布置的英语作业要用英语采访,再将采访的内容形成作文,对于一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异于难上加难,难怪学生有情绪,不愿意完成。想到这里,我压制心头的怒火,用平静的口气问学生:“作业是要完成的,那我们以这次作业作为实验,进行改革吧,你们喜欢怎样的作业方式?”经过一番讨论,我和学生一起确定了这次作业的完成形式:1.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四个人中一人为小组长,其余三人都有明确分工。2.将英语作文的形式改成英语小报,介绍自己班级中有特长的同学,可以配上照片或者是图画,介绍的方式可以以短文的形式也可以用采访对话的方式。3.对每个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选出其中有特色的在班级网站上介绍。一番讨论后,这场风波总算平息了,每个学生都领到了自己喜欢的任务。
     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小学生,生性好奇,新鲜的事物最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传统的英语作业,抄单词,背课文,默写早已经使他们厌烦,我们有必要对英语作业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一定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去做,愿意去做。
     一、小组合作,降低作业难度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将他们组合在一起能发挥超乎想象的作用。在布置回家作业时,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降低作业的难度,学生的竞争心理较强,为了能取得胜利,他们会时时关注其它小组的情况,同时小组内部也会相互监督与提醒,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但在小组合作完成回家作业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小组需要有一个小组长,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共同完成任务。
     二、作业布置生活化,让学生乐于完成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英语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英语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应该结合学生的智能特点,把英语作业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系英语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在6A《Ben’s birthday》的作业布置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生日卡片,在6B《Asking the way》的作业布置中,让学生动笔写写如何从学校步行至时代广场,并画出路线。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知识
     信息的时代,网络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英语作业的布置中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优秀作业展示中,我们可以利用班级博客这个平台,让学生在班级博客中展示他们的作业。在6B《seasons》课文中提到纽约天气,在作业布置中,我就让学生上网去寻找和纽约天气相关的信息和图片,做成剪贴画《the weather in New York》。在6B《holiday》的作业布置中,让学生上网搜索西方相关节日,并将网络链接放到班级博客上,方便全班同学浏览,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一次学生的集体“反抗”引起了我对作业布置上的改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