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景的创设
课堂天地-数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3期 总第4356期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3期  下一期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来源:高邮市龙奔初中 作者:郭连越 发布日期:2011-12-13 09:23:15

     我国自古提倡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业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目标。在实践中,个人积极探索,产生了一些体会。
     一、“分层教学”的背景分析
     “分层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以便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
     长期以来,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向每一个班级统一授课,在同一水平线上对所有学生提出同一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来研究:优等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优秀。中等生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左右。相对落后生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然后又将这三层次学生进行有机和谐统一,组成一个动态的发展,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不断找到新的“最近发展区”,造就一个健康递进式的学习氛围,以分层递进达到整体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
     教师要向学生宣传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让每个学生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分层的目的是为了依据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按照个性差异及智力、接受能力不同等特点因材施教,努力缩小差异,提高整体参与水平,达到班级整体的优化与提高。
     1.分层备课。备课时,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在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的情况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为第一阶梯,保证相对落后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中等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优等生“吃得饱”。
     2.分层授课。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简单问题留给相对落后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留给中等生,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在时间的安排上,中等、相对落后生的时间要充分保证,一般25~30分钟,这样能让他们听懂吃透。对优等生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优等生学有余味。
     3.分层指导。以落实相对落后、中等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线,优等生要加大训练深度和广度,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总的来说,对相对落后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部分作业,突出个别辅导;对中等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优等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培养创造性思维与灵活应变能力。和分层作业,做到融会贯通。
     4.分层作业。在课堂及课后作业选择中,分层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对中等、相对落后生要求紧扣课本,相对落后生能完成基础题;中等生能完成全部练习;优等学生在全部完成之外,另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
     5.分层测试。分层测试中要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综合题,其中基础题量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中等生选做选做题,优等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6.分层评价。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案,对各层次学生都会起到激励的效果。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占80分,拓深题占40分。考核成绩110、95、80分以上者分别为优、中、相对落后三个层次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在评价的基础上,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卡”,把他们的点滴表现全都记录下来,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一个层次,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让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不断找到新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循序渐进、稳步提高的目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