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数学课堂的不懈追求 摒除认识误区,走出“优等生”教育的盲区 一/句/话/的/事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3期 总第4356期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3期  下一期
思维:数学课堂的不懈追求
来源:金坛市洮西小学 作者:潘红芸 发布日期:2011-12-13 14:47:43

     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是否被开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是有效课堂的真实体现,闪烁着思维之光的课才是智慧的,才是美丽的,才是有效的。如何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出有思维的课堂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巧妙提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教师在课堂中提问时,应尽量避免“对不对”“是不是”等填空式提问,或带有暗示性的提问。这样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教师的思维代替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大大降低了课堂提问的思维含量。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提问引领学生主动回忆所学的知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大胆面对新的问题。例如我们可以问:“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等等。
     二、自主学习,绽放学生的思维过程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重过程而非结论,重创造而非预定,重个体差异而反中心和同一的知识动态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留足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从而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我先出示谜语:“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请学生先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维过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手,理解一只手是“1个5”是5,两只手是“2个5”相加得10……同桌互相合作填表,由于之前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已有了一定理解,他们很快能够得出“1个5”可以写成乘法算式“1×5=5”或“5×1=10”,“2个5”相加得10可以写成算式“2×5=10”或“5×2=10”……而在编写口诀环节,我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集体竞赛方式,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算式进行口诀的编写,赛赛哪个小组编写的口诀多,逐渐引导学生总结出一句口诀对应两道乘法算式的特点,从而在学生愉快的竞争方式下,完成了整个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三、二次反思,优化学生的思维策略
     什么是“二次反思”?我认为,所谓的“二次反思”就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再思考,从而对问题的不同解决策略及特点,通过分析,领悟不同方法的算理,比较不同策略的优劣,做出合理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全面看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而课堂中的“二次反思”则需要老师精心预设,很好地把握课堂中的“生成”。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这一单元时,有一道题学生在解决时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思路。
     题目要求:将下列图形通过画一画,说出每个图形至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

    

     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大致发现了学生有这样几种画法:
     生1:

     
     生2:

    

     生3:

    

     我将三位同学的解题思路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生1”的解题思路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中的“至少”原则,而“生2”和“生3”通过画图虽然得出了同样的结果,分别是2个、3个、4个三角形,但是他们的画图方法却在画六边形时有所不同,这也正好呈现了他们的思维活动过程的不同。由此,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道题的最简便的画图方法,即:选一个顶点作为固定点,向不相邻的点依次连线,就能画出至少有多少个三角形。这样的“二次反思”过程很显然使学生的思维策略在其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优化,加深了印象,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大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中,没有教师独具匠心的思维活动的设计,就不可能有学生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火花。作为新理念下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扎根课堂,心系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精心演绎数学课堂本质,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绽放学生智慧的火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