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思维:数学课堂的不懈追求 |
来源:金坛市洮西小学 作者:潘红芸 发布日期:2011-12-13 14:47:43 |
一节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是否被开启。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是有效课堂的真实体现,闪烁着思维之光的课才是智慧的,才是美丽的,才是有效的。如何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出有思维的课堂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大致发现了学生有这样几种画法: 生3: 我将三位同学的解题思路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生1”的解题思路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中的“至少”原则,而“生2”和“生3”通过画图虽然得出了同样的结果,分别是2个、3个、4个三角形,但是他们的画图方法却在画六边形时有所不同,这也正好呈现了他们的思维活动过程的不同。由此,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道题的最简便的画图方法,即:选一个顶点作为固定点,向不相邻的点依次连线,就能画出至少有多少个三角形。这样的“二次反思”过程很显然使学生的思维策略在其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优化,加深了印象,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更大大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