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数学课堂的不懈追求 摒除认识误区,走出“优等生”教育的盲区 一/句/话/的/事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3期 总第4356期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3期  下一期
一/句/话/的/事
来源:南京市浦口区城东小学 作者:朱艳 发布日期:2011-12-13 14:54:36

     教师节前夕的一天下午,学校门卫给我送来了一封信,这是一封来自某中学的信。信封上赫然写着:朱艳老师亲启。这会是谁的信呢?我急忙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慧芳”(化名)的署名,于是脑海中便依稀浮现出一个瘦弱、乖巧,剪着齐耳短发的小姑娘的身影。她家庭特殊,父亲体弱多病,一直在家休养,母亲在一所高校门口出租自行车,还有一个正读初中的姐姐。一家人的生计全靠母亲那微薄的收入维系。因此,在我做她班主任的三年间,对她格外“优待”。
     她在信中除了娓娓倾诉对我的想念感激之情,还特意叙述了一件在我记忆中早已淡忘、微不足道的小事:课间,我们有几个同学在教室走廊玩耍嬉戏,您见到我们微笑着说:“孩子们,离这远点,不要在这儿玩,万一碰碎了玻璃,伤到你们怎么办?”听到您这话,我们都感到赧然,便迅速转移到别处活动去了。可同样是在走廊下玩耍,我们现在就读的中学班主任老师看见了,却一本正经地说:“不许在走廊玩,打坏玻璃你们必须赔偿!”此时,玩兴正浓的我们只好怏怏地走开……
     读完这封看似寻常的来信,我的思绪在飞:当时我不经意说的一句话,竟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记忆深处,让她刻骨铭心,经久不忘。正如一首歌里唱的“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是啊,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教育出发点,是关心人还是关注物,其产生的反应完全迥然。“一切为了学生”这句话,时常会在我们校园里见到或听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扪心自问,有些话语是否仅仅写在墙上,挂在嘴上,说说而已呢?它更多的是需要我们从细微处入手,从点滴事做起,哪怕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它能带给学生冬日的温暖,夏日的清凉,从而赢得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尊重,并共同燃起爱的火焰。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是心与心的交融,更是一种爱的传递过程。“以人为中心”不是一种方法或技术,它已然是一种教育情境,一种教育情怀,个体身在其中便能够得到成长。教师只有真正把孩子们放在心上,孩子才能永久地将你刻在心底。
     滴水藏海,一叶知秋。一句话的事,事虽小,理却大;语虽淡,情却浓。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