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台架梯,上天揽月 搭台架梯,上天揽月 立足课堂组织有效教学活动 巧用学具达到教学做合一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4期 总第4364期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4期  下一期
立足课堂组织有效教学活动
来源:仪征市马集中心小学 作者:孙有健 发布日期:2011-12-27 14:28:16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师据教学生的需求,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亲身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
     那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怎样精心备课,立足课堂,组织有效教学活动的。
     一、立足情境创设,激趣导入——组织有效教学的“跳高助跑”
     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用故事、游戏,配置以多媒体的辅助,创设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村庄,村民送了一个大西瓜给师徒四人,孙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一片吧。”沙和尚说:“师兄,我最小,我想吃两片。”猪八戒听了极不高兴说:“俺要吃四片。”孙悟空听后,立即切了给沙和尚和猪八戒,师徒四人都满意地吃起来。你们知道孙悟空是怎么分的公平的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兴趣盎然。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助跑”。
     二、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踏准有效教学的“助跑步点”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有效的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成长点,引导学生在旧知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更要踏准这些“助跑步点”,引发诱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的兴趣。数学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要“踏准”与之相关的旧知这些“步点”,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化。
     三、立足教学过程活动化——提高有效教学的“助跑速度”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例如:教学《圆锥体积》时,其中包含“等底等高”和“”两个要点。在教学时先分组实验,再分别汇报交流实验结果,效果极佳,强化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他们通过手、眼、脑、口的并用,经受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启迪了他们的大脑思维,让他们享受了进步的喜悦,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立足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加大有效教学的“起跳动力”
     学生在个体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小组相互讨论、分析、交流,在分析讨论中深化,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在教学完“化曲为直”量出圆的周长后,我提出:“长方形的周长是它的长与宽和的2倍,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又和什么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你们小组合作动手验证”。学生们经过思考后,在他们的圆形硬纸片上进行操作,并得出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是半径的6倍多一些的结论。合作探究的知识才是他们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有效教学的最强大的“动力”。
     五、立足课堂练习的精心设计——优化有效教学的“过杆落地”
     有效教学的课堂练习必须精心设计,教者要根据教材内容、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设计、选择适量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选择的习题可包括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开放性练习、综合练习、应用练习、操作练习等。每节课新课结束后的基本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练习题既是对课堂新知识的巩固,也能使每个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精心设计练习,进行完美的“收宫”,也是一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总之,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应是: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做中学数学,在尝试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有效化。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