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源让语文空间更宽广 乡土习作显“农”味 浅析高中网球校本课程的教法策略
教育一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4期 总第4364期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4期  下一期
生活资源让语文空间更宽广
来源:常州市武进区嘉泽初中 作者:王梦霞 发布日期:2011-12-30 15:14:17

     ———由教《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想到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保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语文必须要与生活接轨,才能顺利推进语文教学改革。
     《一次有意义的集体视听活动》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次实践活动。上本课的头一天,我要求学生听晚7点新闻联播开头的新闻概要,并尽量写下自己记住的所有新闻题目。课堂上小组成员以接力的形式播报自己记录的内容,大多只有两条。然后我明确视听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让他们懂得提高视听能力的重要意义,这时有几个女生若有所思地点着头。进入第二个部分,有三个活动。1.班级后墙上贴着各班的班风标语,请不要回头,说出标语内容。有两个同学说的答案比较接近,其他4位同学要么瞎说,要么尴尬地笑笑。最后齐回头看标语,不由地将它念了两遍。2.观看《天气预报》录像,看完后思考:(1)本次节目预报了我国哪几天的天气情况?这几天全国范围内天气整体情况如何?(2)我们所在地区这几天的天气情况将会有怎样的变化?天气预报相对来说,同学们关注得比较多,观看前,就大致知道会预报哪些内容,在这个前提准备下,加上刚刚的失败激发了同学们的好胜心,他们专心致志地观看录像、听预报情况,然后认认真真地记录在本子上。3.听童话《猫和老鼠》的朗读录音。要求:(1)根据故事情节画出几幅意思连贯、完整的图画,并在图画下面配上简短的解说词。(2)展示图画,并结合图画复述故事。同学们边听录音边画图,眼耳并用,教室里除了录音就是画笔的沙沙声。录音听完了,图基本也画完了,然后就是配解说词。在小组内比较过组员完成的任务后,推出最佳人选,老师从中选择几个PK了一下,表现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任务完成得很好。这样水到渠成地进入第三部分,同学们纷纷结合这次集体视听活动和平时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的体会,并归纳了增强视听能力、提高视听质量的方法:(1)明确目的;(2)充分准备;(3)态度端正,专心致志,聚精会神;(4)方法得当,善于抓住主要情节、重点要点,眼耳并用。这节课上下来,我觉得特别轻松,学生掌握得也很到位。究其原因至少有二。
     一、充分发挥学生好胜、活泼的特性。同学们对周围的事物,越是常见、熟悉的东西,越是不会特别有意地去关心。几乎天天耳闻目睹的新闻联播,强调这是作业之后,大家就特别当回事了,但对视听方法的不了解,让他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班级后墙上的标语,更是天天与同学们作伴,可是这个活动又失败了,这大大地刺激了同学们的神经,他们觉得这失败太伤人,太令人沮丧了。接下来的活动,大家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感悟了视听的意义和方法,顺利地实现了本节课的活动目的。
     二、有效利用生活资源,拓宽教材。初中生仍然是以直观思维、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感性认识要多于理性认识。书上讲的事例,虽也具体,但不怎么刺激同学们的神经,因而认识也不深。而让同学们就生活中耳熟能详的资源来进行视听活动,学生在主观上就会更加的重视,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视听活动认识的深度。以后他们再看到类似资源,就会不自觉地专注起来,以此类推,他们的注意力和抓住重点的能力都会大大加强。这种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学生的生活中,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对今后的学习无疑是带来极大的帮助,也是将教材知识生活化,把语文的空间进行了有效的拓展,特别是使学生认识到我们身边的事物就是我们学习的材料。生活资源就是一本敞开的课本,它比书本更直接,更能吸引人。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习也可生活化,学习变得那么的有趣快乐,从而极大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懂得学习的方法,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做个有心人,有效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发掘身边宝贵的财富,拓宽教材!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