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 将评语引入到数学作业的批改中
理科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4期 总第4364期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4期  下一期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
来源: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 作者:常姝 发布日期:2011-12-27 08:11:31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实践提示我们,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充满诱惑和新奇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的必要前提。比如在《圆的认识》第二课时中,为了掌握“同圆或等圆的半径长度都相等”的知识点,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用课件演示一组车辆的画面,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自行车、汽车、火车等车辆的轮子都是圆形的?学生从熟悉的问题情境,很快把思想调整到学习状态,思维活跃了起来。
     (二)创设知识经验的迁移途径,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潜能
     恰当的“情境创设”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顺势给学生创设一个知识经验的迁移途径,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经验来主动建构新的知识点。例如: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我首先演示课件,让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是怎样计算的,接着回顾圆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然后提问:“圆柱体的体积怎么样计算呢?”在学生猜测到“底面积乘高”时,教师创设了一组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知识的迁移:圆柱体能否转化成长方体呢?如果能,那么转化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以及高与圆柱体的哪些条件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式学习。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环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情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课堂教学。比如:我在教学《时、分的认识》一课,便以“1分钟有多长?1分钟能干些什么?”这一问题展开体验活动。我先让学生分组做一分钟口算或写字;接着让学生在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项,测出一分钟里的成绩;又让学生欣赏一分钟的歌曲,歌曲的题目是《真心英雄》,最后屏幕上还呈现出了歌词“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这节课虽然我没让学生去牢记1分钟等于60秒,也未就珍惜每一分钟进行说教,但我相信学生已经真切感受到了1分钟的长短和价值,享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合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学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同时又要密切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无法在课堂上研究和展开,则要留到课余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地布置学生下课研究,然后不了了之。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二)弹性预设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具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与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有效的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把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