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活”起来 将评语引入到数学作业的批改中
理科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4期 总第4364期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4期  下一期
将评语引入到数学作业的批改中
来源:涟水县大东中心小学 作者:桂玉奎 发布日期:2011-12-27 08:12:38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窗口。长期以来,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于用“√”或“×”来评价每道题的答案,又以百分制或等级制来作为整份作业的最后评价。此法在评价学生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可是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可将评语引人到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足。下面本人就对此做法浅谈几点体会。
     一、激励性评语,树立学生自信
     采用激励性语言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为此,我常以赏识的目光与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从中去寻找点滴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如对善于动脑筋的学生的评语是:“这种方法真棒!你解题的严谨与周密使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名未来的数学家!”对于作业书写工整,但内容有错的学生的评语是:“多么工整的作业啊!你一定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老师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不过做完后可要进行仔细检查哦!”表扬取得细小进步的学生评语是:“你一天天在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而对聪明的小马虎则说:“思路不错!要是能和细心做朋友,老师相信你会更出色!”……教师以充满激情的评语时时鼓舞学生,可引导学生通过互相比较、互相评价了解自己的作业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逐渐把作业当作展示自己的平台,每次都能认真、愉悦地完成,进一步树立起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点拨性评语,指导学生改错
     导致数学作业的错误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如果在批改时只简单地打一个“√”或“×”,或者是写一个“查”或“阅”了事,学生对作业中的错误就得不到修改和指导,还可能造成学生在寻找错误原因时浪费时间,久而久之还会养成学生抄袭、不去观察分析的坏习惯。如果教师能适当用评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解答过程进行回顾、检查,找出错误原因,那么当学生拿到作业本时就能很快知道问题有哪些,哪里需要改正了。如有位同学在计算12.5×9.6一题时,过程是这样的:
     12.5×9.6
     =12.5×(8+1.6)
     =12.5×8+12.5×8×0.2
     =100+200
     =300
     针对他灵活运用以前学过的简便方法,但由于疏忽,把小数点弄错了这一现象,我便在算式边上写上这么一句评语:“你肯动脑筋,善于思考,这点很好,但计算不够认真,请仔细看看,共有几位小数?”
再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选错方法,那么在批改时,就可写上一些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的句子,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例如,加工一种零件,李师傅单独做需要小时完成。王师傅单独做需要小时完成。现在李师傅和王师傅两人合做需要多少小时完成?有学生列式为“”。针对这种错误,我给的评语是:“要求工作时间必须知道哪些条件?分别表示什么?”这样,在关键处点拨一下,含而不露,引而不发,就能促进学生依靠自己的智慧展开思索,从而悟出自己错误的原因,懂得为什么错,错在哪里。
     三、人文性评语,架起情感桥梁
     学生在做作业时,由于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在作业本上反映的情况也会不同。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应把每一位学生看作是有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的个体,为学生倾注出浓浓的师爱。可是有的教师在作业评价时,对学生缺乏关怀,对好学生的作业往往批改得仔细,而对学困生的作业则不屑一顾,作业中做错的地方给的是一个大“×”,做错了而书写又不工整时,便在其作业后面重重地写下一道命令“重做”,有的甚至粗暴地撕下作业本的这一页。尽管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规范作业要求,提高规范标准,可教师虽花了不少气力,但学生作业就是做不好。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人文关怀和鼓励。因此,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给出评语,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例如,在给学生的评语中,教师就不要凌驾于学生之上,评语中就可用“你”或小名,这样可营造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气氛,拉近师生的距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