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生活化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教育广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4期 总第4364期 2011年12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4期  下一期
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
来源: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作者:黄碧 发布日期:2011-12-27 08:21:42

     小时候学习很简单,语文无非是读读背背,数学无非是写写算算。那时候,我们都很崇拜知识,总觉得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也就有了一切。走上工作岗位是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最流行的话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于是,我努力地去获取“一桶水”,来满足学生的需要。
     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我桶里的“水”越来越多,可我发觉,我的教学却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因为知识铺天盖地而来,我无法掌握,孩子们也无法记忆。我们也似乎已经用不着掌握这么多的知识,因为当打开“百度”“谷歌”时,想要的知识几乎都已经有了。然而,面对这么多的知识,“拥有”这么多的知识,我们都前所未有的茫然。“信息时代,我们的知识上哪儿去了。知识时代,我们的智慧上哪儿去了?”难怪台湾师范大学的曾仕强教授不无悲悯地说:“知识时代,那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啊!”
     作为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该传授怎样的知识?我们应该怎样传授知识?我们的课堂究竟应该怎样去度过?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有这样的敏感:当知识只是作为“知识”,当方法只是作为“方法”时,学生所获得的,就只能是种种工具或“敲门砖”,他们无法体会到知识的美好,也就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世界里去探究、获取和创造。所以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的课堂以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目标的观念,大胆地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之中,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我们要让课堂充满情趣。我总是想:让课堂的情感细腻些,再细腻些,丰富些,再丰富些;让课堂的情境活泼些,再活泼些,生动些,再生动些。很多人走出校门后,把学到的知识都忘记了。假如,当初学这知识时,它们是被浓浓的情感所包围着的,是被生动有趣的情境所浸润着的,它曾让你欢笑,让你流泪,在你的心里荡起过层层的涟漪。那么,这些知识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远走吗?反之,如果课堂是枯躁的、乏味的,那么,即使再正确的知识,又怎会流入学生的心间,变成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存活下来呢?
     我们要让课堂充满智慧。有很多人说:知识本身是美好的。是的,知识是迷人的。那是因为知识中蕴含着智慧。这智慧在于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乐趣,这是在冥思苦想、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之间突然呈现的灵光。当我们的课堂,能给学生以探索与发现的机会,给予孩子这智慧穿越心灵的感受时,我们的孩子一定会爱上知识。
     我们要让课堂充满诗意。人生是一种体验,课堂是师生体验的一个重要时空。让我们的课堂美一些,再美一些。美才能让我们的各种体验更为精致而细腻,才能让我们的心灵充满诗意。只有能诗意地去体会学习的过程,我们的学生才能毫无功利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世界里,做成大学问,达到大境界。
     我们要对我们的学生说:“不要把自己当成知识的容器。我们是活生生的生命的个体,我们要感悟知识,创造知识,让智慧从心底流淌。”我们也要对自己说:“没有情感滋润的知识是不会内化于心的,没有智慧闪现的知识是不会让人豁然开朗的,没有诗意流淌的知识是不会在生命中留下印迹的。让课堂多一些情趣,多一些智慧,多一些诗意。这样,我们就不再是灌输知识的机器。我们在创造情感、智慧和诗意的同时也被情感、智慧和诗意包围。我们的生活一定不会倦怠,因为课堂真的是焕发生命活力的地方。”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