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唱三叹”的朗读指导 感悟生活———作文教学初探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教学空间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5期 总第4379期 2012年02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5期  下一期
感悟生活———作文教学初探
来源:靖江市马桥中心小学 作者:吴莳松 发布日期:2012-02-07 10:57:22

     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整天致力于表达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感受能力的培养,即作文教学中另一种重要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
     对生活的感悟体现着学生的生活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怎样“做人”。因此,感悟生活的教学肩负着思考能力的培养与教学生“做人”道理的重任。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感悟生活能力。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新课标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会阅读的学生才是会感悟的学生,而阅读也是写作的重要前提。因此,我很重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
     1.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由于学生的个人经历、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阅读同样文章的感受也会出现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个别处理。在实践中,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自由的心境中感悟语文的美,张扬人性的善,探求人格的真。
     2.注重把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很多课文富有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彰显着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感受,但因其反映的时代与学生相距较远,学生对这类文章的阅读会停留在表面,甚至产生误解。这时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注重拓展,让学生了解文章作者所处的大时代的文化、政治背景以及作者的审美观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课文,才会有所领悟。
     3.注重阅读时情感的体会。文学作品是作者感情的载体,要品味作品中丰富的艺术形象和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就必须注重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发。阅读教学应以文学作品的情感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音乐、诵读、真实事例、亲身感受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进而更好地步入作者内心世界,引发出学生的情感、体会和人生感悟。
     4.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质疑、多提问。质疑、提问是新课标中提倡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法的体现。它在阅读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尽量少做分析,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对学生的发问,教师应及时点拨、表扬和总结,并适当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培养学生在观察生活中感悟生活的能力。观察生活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所谓直接观察指让学生直接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脑去思考或者亲身投入到自然、生活和社会中,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参观”生活。我们平时要教会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既要抓住事物与众不同的本质特征,又要看到事物的正反面以及事物的多面性,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地深层思考,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写出独特的个人感受。
     间接观察就是要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报杂志,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感受生活,充分搜集他人观察所得的材料,建立自己的写作资料库,从而创造性地自如运用。另外,社会调查也是一种间接观察。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作社会调查。调查研究得来的材料,经过分析综合,同样可以起到深入了解事物、感悟生活的作用。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