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中的故事 苦涩的根甜蜜的果 建构三种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5期 总第4379期 2012年02月0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5期  下一期
建构三种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南京市浦口区城东小学 作者:狄万青 发布日期:2012-02-07 15:09:59

     谁赢得今天教师的发展,谁就赢得明天学生与学校的发展。城东小学一年多来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紧紧抓住教学、教科研关键环节,逐步建构汇集校本培训、课堂案例、专业成长等一体的教师培训模式,走专业发展之路,建德馨人和校园。
     以校本培训为先导,着力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
     校本培训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的特征,在其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
     一、以读书为手段,实现对教师的专业引领
     班子成员首先做读书学习的模范,让自身的学习成为谋求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明确提出:校长——学习的首席执行官;班子成员——读书的先行者。一年来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了《从清华园到未名湖》《做有策略的校长》《品牌学校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小班化课堂教学基础性研究》等书籍。教师——让读书成为习惯。培养教师就像培育庄稼,学校启动了智慧读书行动,给教师施“理论之肥”,植“理念之根”。
     1、明确阅读要求:一读教育理论专著和教育期刊,提升教育理论修养;二读经典著作,提升精神境界。
     2、开放阅读视角:学校每年订阅几十种教育专业刊物,免费为每位教师订阅两本本学科的专业期刊并赠送经典专业书籍。学校提出了“读教结合,读研结合,读思结合”的学习策略,把读书、教学、教研融为一体。
     3、规范阅读管理:学校制定《教师智慧读书行动计划》。为了增强实效性,及时摘记和撰写感悟,做到读思结合,同时开展读书演讲比赛以激励教师。  
     二、传帮带式,实施“青蓝”工程,成立骨干教师成长营
学校通过青蓝工程签约仪式,师徒活动周等,实现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全面跃进,副校长、市数学学科带头人赵瑞生与青年教师陈瑶被区教育局推荐参加市青蓝工程优秀师徒的评比。
     组织校级骨干及区青优以上教师成立教师成长营。以校内市学科带头人狄万青、赵瑞生为导师进行引领,给任务、压担子,专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朱艳、胡国静、吴怀美、陈燕琴、崔然五位骨干教师拜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吉春亚为师,向更高层次迈进。
有针对性地让校内名优教师谈经验体会、做专题讲座、上观摩课等形式对教师施“操作之肥”,让教师在与名优教师的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中,开阔视野,积淀素养,学有所获。
     三、技能竞赛,砥砺队伍专业发展
     给教师营造浓郁的竞争氛围,有助于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活力。学校在师资队伍锻造上实施了“五子登科”策略,即:以老带新“结对子”,实践锻炼“压担子”,勤学苦练“厚底子”,更上层楼“架梯子”,竞赛比武“搭台子”。学校对三十周岁以下教师开展“成长”杯课堂教学大赛,引导教师聚焦课堂,钻研课堂教学业务,帮助教师熟练掌握教学方法,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展全员粉笔字、钢笔字练习,每周定期展示。通过竞赛展示,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钻研热情和发展潜力,使他们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
     四、请进走出,观摩名师教学,丰厚教师的专业底蕴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为了让学校的教师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把窗儿打开,让风儿进来,先后邀请了省、市教科研专家、名特优教师来校做专题讲学、上示范课。与此同时,我们派出多名教师远赴上海、杭州、南通、常熟等地学习取经,全国现代与经典著名特级教师观摩活动,学校积极派教师参加,让教师走近名师,丰盈教育人生。
     五、示范引领,加速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有市级学科带头人两名,市优青两名,区优青五名,如何让这些教师在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引领航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学校从2010年秋季,将每年十月定为教学示范月,让学科带头人、优青上一节高质量的示范课,举办专题讲座,以此为平台,辐射带动。
     以组内研究课为载体,着力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
学校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强化教研阵地建设,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
     一、 主体推动作用
     组内研究课是具体、实在的,针对本学科的一种动态教研活动。学校教研组每周安排一节组内研究课,组内教师提前熟悉教材,主讲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呈现课堂实录。执教者想要在研究课中教有所成,研有所得。势必要与本年级组教师一起认真研课、孜孜以求,使教学理念体现前瞻性,教学内容体现创造性,教学方式体现时代性。
     二、 聚集反哺作用
     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是教师的两翼,承担研究课的教师在上研究课后要向组内教师说课,组内教师围绕组内研究专题进行点评,这样以来,对执教者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帮助,对评课者本身而言也是一种促进与提高。实现了执教者与点评者的共享共赢。
     由于学校着重高效学科教研组建设,每个教研组都活力显现,每个教师的研究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跃升,质量调研居全区第一方阵。
     以专业成长为平台,着力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
     教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积极投身教科研是提升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抓住教学迹象、摄取教学奥妙能力的重要方式。
     一是个人课题研究式
     个人课题研究是一种草根化、平民化、大众化的研究,是一种“短、平、快”“贴身式”的教育研究,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学校有多名中青年教师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们把自己的智慧、认知、经验通过自己的行动研究给予凸显,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二是教学反思提高式
     用反思来改善实践的效益,用实践来提高反思的质量。教师在备课时用好前瞻性反思,多从教与学的角度来设计教程;在教学过程中多用过程性反思,巧用教育智慧对教学进行适时调控和应变;教学后多运用、多进行回顾性反思,并记录在自己的备课笔记后,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总结和评价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善于将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写成实验总结报告、论文和案例,踊跃投稿。自2010年9月至今,学校教师在省级报刊上发表论文9篇。
     三是案例研讨共进式
     在培训中,经常播放一些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纪实,请市学科带头人狄万青校长、赵瑞生副校长进行点评。与此同时,我们还搜集学校教研组内一些来自课堂一线的教学案例,让教师们以旁观者的身份一同来“会诊”、研讨,从而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在城小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笔记的封面上有这样一段话:让培训成为必需,让学习成为享受,让自身的专业发展成功自己,成就您的学生。这不仅是每位城小教师的自觉需求,更成为学校发展的永恒追求。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