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激发学习的兴趣 乐在其中,乐以“忘”学 挫折教育的几点浅见
14版:教育随笔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6期 总第186期 2010年01月1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6期  下一期
挫折教育的几点浅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沭阳县贤官中心小学 万继勇 发布日期:2010-01-22 08:16:40

        现在书刊、报纸等媒体上报道的关于学生由于承受不了生活学习的压力而自杀的例子层出不穷,屡见不鲜。于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摆在了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面前,那就是关于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受到挫折以后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使其树立起从挫折、困难、逆境中走出来的信心和勇气。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谈谈对小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几点认识,以期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共享。
        一、 前车可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挖掘前人百折不挠的故事,让学生重新认识挫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儿童往往把某些具体的人物形象作为自己的模仿形象。在具体榜样形象的感染下,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进而转化为“自我发展运动”。挫折现象的普遍性决定了榜样的丰富性。学生的“耐挫折教育”可效仿的榜样,大体可分为三类:(1)以全国著名的同龄人英雄为榜样。“自造”逆境,锻炼自己的赖宁;失去双臂,谱写生活新旋律的成洁;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武高梅、周婷婷、季洪波都是身处逆境自强自立的典范。(2)以中外著名人物战胜挫折的典型范例为榜样。要努力使学生明白,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必须努力学习才能有所发展。反之,那些意志薄弱、不愿艰苦奋斗的人,即使具有超越常人的聪明才智也很难获得成功。(3)以身边的榜样战胜挫折的可知可感事迹为价值尺度。当学生能自觉用这类“英雄人物”的生活作为测量自己的尺度时,其挫折就会成为努力的新起点。
        二、 挑战自我,在逆境中成长
         拿自己的短处挑战他人的长处,自找不快,尝试挫折。我向学生提出了大胆的要求,挑战别人的长处。尝试失败,面对失败,磨练自己死不服输的勇气。李琪是我班的小作家,他的语文成绩无人能比。可是,他的数学成绩平平。于是,我鼓动他向本班的“数学王子”陈颖挑战数学。看谁的作业做的快,看谁的正确率高,看谁解出的难题多,看谁发言积极。一次一次,李琪败下阵来,开始灰心丧气。于是,我给她讲那些不服输的故事,我问她:“你难道就真的不如他?你拿出学语文的拼劲来,多做、多想、多问,努力加油,一定能赶上他,超过他?坚持再坚持,只要你努力,一定有胜利的一天。”听了我的话,她终于又激起斗志。像这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例子,在我们班比比皆是,人人尝试挫折失败,然后享受进步或成功的喜悦。
        三、 通过心理咨询进行耐挫教育
       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可以缓解其心理紧张和冲突,提高其适应能力,维护其身心健康。为此学校可设立心理咨询门诊及电话等,通过心理咨询双方的交流,不仅可为遭受挫折的学生提供心理渲泄的场所,而且对他们学会正确地认识挫折和掌握挫折起到良好的帮助、启发和教育作用。面对挫折时,家人的一句体贴,老师的一声关怀,同学的一点安慰就如同一缕缕春风吹进学生的心田,不仅能给予学生无限的动力,更能使学生重燃自信之火,勇敢挑战挫折。
        四、 提高学生对抗挫折的应付能力
        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因此,教师必须教育学生把各种挫折转化成促进自己成长的催化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造艰苦磨练和提高挫折耐力的条件,对学生实施耐挫教育:(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设置适量适度的困难处境,磨练学生的意志。(2)在孩子退缩时给予鼓励,并引导其正视挫折。 
        五、 把挫折教育贯穿到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各科教学中
        学校和教师都要号召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要定期组织学校运动会。各种体育运动竞争激烈,对抗性强,它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在体育竞赛中参与对抗,使参与的学生品尝到战胜对手的喜悦或失败的滋味,从而使其身心得到锻炼。另外挫折教育还应当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在各种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遵循晓知以理、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适当的原则,采用指导、教育、咨询、疏导,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等方法,使许多受了挫折的学生能够从逆境中摆脱出来。
        阳光总在风雨后。风吹雨打是万物生长必经的过程,能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花朵才可以享受雨后阳光的沐浴。挫折对于生长在安逸环境下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只要能帮助孩子们走出“温室”,让他们经受风吹雨打,直面挫折,战胜挫折,他们就一定能茁壮成长!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