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 重视自我保护减少意外伤害 有耐心给爱心树信心
教育广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9期 总第4410期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9期  下一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
来源:无锡市阳山中心小学 作者:钱尧钟 发布日期:2012-04-03 08:32:05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面向全体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参与性原则、活动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
     当前,很多人都开始意识到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一些学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甚高,心理咨询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但是,学校心理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缺乏科学认识;二是缺少足够的专业师资;三是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四是教育途径单一化;五是没有适宜的场所。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做到组织落实
     我校领导、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校长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分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德育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领导机构的建成,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形成以班主任、思想品德课教师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同时,重视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最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为了加强心理辅导的质量,我们加强了对心理教师的培养,开设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班,大力支持老师参加,从普及入手,重点培养骨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心灵体验,从而引起心灵共鸣,诱发交流与探讨的欲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体验氛围。
     2.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只有各科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行为渗透到每天的具体教育教学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设立心理辅导室,建立心理档案
     规范咨询室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职责、值班制度、内部考评机制。而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
     4.引导学生家长以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
     父母在关心子女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我校通过一系列措施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发现学生心理有缺陷时我们就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
     5.建设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与教育环境高度相关,因此必须创建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一是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我们开发教育资源,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改善学生心理环境。二是建设和谐的社区教育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的大舞台中经受锻炼,获得心理体验。
     6.实施恰当的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网络虽然创造了“虚拟现实”环境,能够为我们提供角色实践的场所,也促进了人们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但同时也给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已成为当前心理教育的重要课题。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心理教育观念和模式,应当给学生“网民”提供“影响”“选择”“服务”和“引导”,而不是提供“说服”“说教”或“灌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心理生活为中心,促进“网络人”的人格现代化。
     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我们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献上我们的菲薄之力。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全方位地担负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我们的素质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局面。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