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 重视自我保护减少意外伤害 有耐心给爱心树信心
教育广角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9期 总第4410期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9期  下一期
重视自我保护减少意外伤害
来源:丹阳市云阳学校 作者:赵敏 发布日期:2012-04-03 08:34:08

     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并在室外借助于场地、器材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它本身具有运动性、对抗性、激烈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中危险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据教育、公安和卫生等部门的统计,学校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60%与体育教学活动有关,因此,体育教师这个职业无形中成了高危职业。许多体育教师在这种高危的压力下,往往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高危项目不教了,比如器械项目:跳箱、山羊,双杠、单杠之类更是到了“谈杠色变”的地步。高强度的练习也慎重用之,长期的“安全”教学必定造成恶性循环。我认为这些因素是导致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重要因素。
     自我保护,是指练习者在运动的过程中在可能出现和已经出现危险时,随机应变,化险为夷的一种方法。在我们平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只给学生加强安全教育,恰恰忽视了对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指导。经过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方法通俗的讲就是教会学生跌跤的学问。跌跤是小学体育课中造成意外伤害事故最常见的原因。因此,掌握跌跤学问不仅能够加强体育教学中安全保护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对技巧与器械体操、球类、跳跃、跨栏等项目的恐惧心理,而且能使学生在预防运动损伤方面终生受益。
     根据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我认为可以分为即将发生的跌跤时进行预防和对已经跌跤时采取措施保护。
     一、在即将发生跌跤时进行预防
跌跤前的预防就是在跌跤还没有形成,但自我可以控制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措施、方法。它是减少运动伤害最主要的措施,主要方法有:
     1.顺势支撑法。就是当人体后倒或侧倒着地时,须屈膝坐臀,配合手臂顺撑(手指向前),不能出现直臂反撑。比如:在运动过程中一脚无意踏踩到凹凸不平的地方上即将发生扭踝或摔倒时,可顺势向扭踝足侧屈膝、倾坐并顺撑,同时迅速转移身体重心,减少扭踝程度和跌跤。
     2.缓降重心缓冲着地法。当人体从高处或器械上跌落时,可屈臂、屈膝、屈髋、降低重心缓冲着地。如爬杆、跳高等当身体从高处下落时,防止落地时造成伤害,采取此法效果较好。
     3.紧握器械法。此法适用于器械练习过程中。例如:从高杠、云梯等高器械上身体失去平衡或可能掉下器械时,首先紧握器械,使身体恢复平衡状态,待接近地面时推开器械跳落地面。
     二、跌跤时采取措施保护
     1.增大受力面法。人体在跳落或跌倒时,应尽可能增大着地的受力面积,切忌用肘尖膝盖着地,例如:人体从高处或远处跳落时,两腿应并腿屈膝落地,身体向前仆倒时,须用两臂屈肘双掌撑地切忌用单腿、单膝撑地。
     2.顺势滚动法。当人体受惯性作用将发生跌倒时,可顺势做滚翻或滚动,以免损伤。此法是在体育运动中避免意外受伤的最佳方法。例如:支撑跳跃落地前冲力过大而前倒时,应向前滚翻;落地后倒时,应团身后滚翻,滚翻时肌肉应保持适度的紧张。再如:在球类竞赛中,当跳起时被他人推倒发生直体后倒,可顺势收腹屈膝降低重心,配合两臂支撑,做屈体后滚动落地(须收颌以防大脑受伤)。
     3.顺势变动作结构法。每个体育动作都有其特定的构成要素,当做某个动作失败而出现跌倒危险时,可顺势改变其中一个或几个构成要素,例如:当做侧空翻动作失败时,可改为单臂侧手翻落地;再如:当做后空翻动作“翻不过来”时,应改为屈腿或屈体或团身后滚翻落地,以摆脱“倒栽”的危险。
     以上方法需要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方法指导,但学生要掌握这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与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分不开的。如果学生不具备相应的灵敏、力量、柔软等身体素质和冷静、勇敢、坚定、沉着等心理意志品质,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日常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尤为重要。从而学生对自我保护方法的运用才会得心应手,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减少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意外伤害事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