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让生成更精彩 交互式电子白板,让生成更精彩 微电影走进习作教学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书郎”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29期 总第4410期 2012年04月03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29期  下一期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书郎”
来源:溧阳市南渡中心小学 作者:崔桂英 发布日期:2012-04-03 09:04:44

     “读”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同时,新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读”上做文章,让课堂变成“学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书郎”。
     要让学生“读”,首先必须明确“读”的作用。综观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私塾老先生带着一帮学童整天咿咿呀呀地念,摇头晃脑地背,正是这一念一背,诞生了许多文人学者,谱写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史。细究其中之理,不难发现,学生由于熟记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其中的词语句式,谋篇布局及修辞等就逐渐在脑子里形成各种各样的“范例”,言辞对答时便“出口成章”,吟诗作赋便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渐臻于“下笔如有神”的境地。
     三国时的董遇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学生的灵气在读中萌生,情感在读中升华,语感在读中形成。
     明确了“读”的作用我们就来考虑怎么让学生“乐读”,也就是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教师情真意切的示范朗读是开启学生“乐读”的第一把钥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经典范文,教师通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的范读使学生领略《秦兵马俑》的恢弘气势、《九寨沟》的诗情画意,感受孔繁森的一心为民、林则徐的浩然正气……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以及语言的气韵和美感,拨动了学生那好奇灵动的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意向,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这时教师赶紧抓住良机,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去品,留足“读”的时间、“品”的空间,让学生跌打滚爬一阵,在读中生疑、解惑,朗朗有声、渐渐入味、徐徐入境、陡增语感。学生自己品了“甜”味,学会了品读的方法,便激发了再次品读的欲望。
     学生到了“乐读”的境地后,教师还得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即①初读时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②细读时边读边思。③精读时品评语言美感,欣赏课文精华。④熟读成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当然,在指导学生按方法读书时,为了防止学生读书流于形式,不求甚解,教师要及时发隐显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遇到疑窦解不开时,教师只需针对这一“难点”讲一下即可,即讲在点子上,讲在关键处。不讲则已,要讲就要讲得让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这时学生得到的是攀登高峰后迎面吹来的徐徐清风,又如苦战拼撑后一顿丰盛的晚餐。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假如真了解了,这了解是自己的收获,印象必然较深,自己对于它的情感必然较浓;假如不能了解,也就发现了困惑所在,然后受教师的指导,就困惑所在加以解答,其时在内容的领悟上和方法的运用上,都将感到恍然有得的快感,对于以后的尝试,这是有力的帮助和鼓励。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
     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势必想延续这份快乐。为此,我在立足课堂的前提下,还把学生的“读”引向课外,让学生到水草最肥美的地方汲取营养,为学生开辟另一片“乐土”。让他们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逐渐养成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带到“外面的世界”一试身手,全方位地扩大视野,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上延续读书的快乐。
     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又有不错的读书方法,再加上“兴趣老师”的积极引导,我们的学生将会有享不尽的财富,读书将成为他一生中“挡不住的诱惑”。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