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课“动手实践操作”现象的思索 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小作”训练之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0期 总第4419期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0期  下一期
对数学课“动手实践操作”现象的思索
来源:句容市华阳中心小学 作者:王荣青 发布日期:2012-04-17 09:47: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教师重视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提供与创设,努力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去理解概念的形成、法则规律的揭示等。然而当前一些“动手实践操作”现象的背后,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应当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
     现象一:操作时机不当,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
     【案例】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揭示课题后就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正方形,按要求摆一摆,数一数,填一填,初步认知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思索与对策: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策略受学生学习动机的支配,当新的知识还未能成为学生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诱因”时,便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显然是不合时机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的需要,激发学生产生操作的欲望。然后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在认知引起冲突时再来动手操作。如案例中教师首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等,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还方便吗?促使学生有一种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欲望。
     现象二:操作要求不明,学生缺乏引导
     【案例】教学一年级上册《认物体》后的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中的“滚一滚”这一内容。教师给学生准备黑板、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直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黑板上把这些物体滚一滚,结束之后交流时,效果达不到目标。
     思索与对策:动手实践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目的是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思其思维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对知识的理解,而如果教师只是放手让学生操作,操作目标与操作要求不明确,就失去了操作的意义及有效性。如上述案例中,主要是教师的引导不够,在滚之前教师没有规定黑板的斜度、滚的距离和操作、观察的方法。教师首先要明确地提出操作的目标和要求。其次,当学生遇到疑惑困难时,教师又要以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中边操作边总结已获得的经验。
     现象三:操作流于形式,学生缺少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案例】《梯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安排了多次操作。先请学生回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得来的?接着开始让学生用“割”“补”“拼”的方法把梯形转化:(1)你能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吗?(2)请把梯形转化成三角形;(3)你还能转化为长方形吗?学生忙于不断地操作中。
     思索与对策:教育学家波利亚认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上述案例中追求多次动手操作,营造一种浓浓的课堂操作氛围。这样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缺乏自主选择、自我挑战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中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既需要不断地挖掘,又要防止使用上的泛滥,要做到适量。
     现象四:操作时教师精心设计,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
     【案例】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师为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索“圆锥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一关系,设计了“倒沙”这一教学方式,但实验前将全班学生分组,为每组学生准备好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并对“倒沙”操作中的事项逐一作了交代。
     思索与对策:案例中,在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已为学生准备好了一切,从数量规格到操作注意事项都作了精心的准备与设计。在这成功完美的操作、探究背后,学生没有了自己的猜想与创造,只是被动地操作了一回,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发展。上述案例中可这样修改:教师提供一般的和特殊的圆柱、圆锥若干组,让学生自行选取,在得出不同的意见时学生再次讨论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中的教学”,只有恰当有效的动手实践操作,并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