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课“动手实践操作”现象的思索 在物理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小作”训练之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0期 总第4419期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0期  下一期
创新“小作”训练之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如皋市开发区戴庄小学 作者:孙兴红 发布日期:2012-04-17 09:49:52

     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因素是多方面的,仅仅靠每学期的几次习作是不可能达到课标训练要求的。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在家庭作业中会经常布置小作文进行辅助练习。可是,往往有了训练的过程,却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请看家长、学生的苦恼:
     家长:“孩子的家庭作业经常要写作文,我们哪会辅导呀?每晚都要陪他磨牙坑,作文就是榨文。我们都被榨空了。”
     孩子:“又是写作文,整天就是写作文、写作文,真没劲!我就怕写作文,天天哪有那么多东西写?”
     老师:“每周要看大作本,还要改那么许多小作本,太苦了!效果又不好,唉,怎么办呢?”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频繁的练作增加了家长的负担,磨去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又觉得高耗低效,苦不堪言。为了改变这种种状况,我创造了“循环练作”的小作训练方式。
     所谓“循环练作”,就是大家轮流写作文。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九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好中差搭配,进行编号,每组实力相当。每组共同拥有一本小作本,按顺序每人每周一篇。一周评比一次,奖励优胜小组。一学年试验下来,收效甚好。
     一、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材料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材料”至关重要。小作的训练内容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生需求。每天布置前,我总会找来当天写作的学生了解: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今天读了什么书?……根据了解的信息确定写作的内容和要求,并在班上花十分钟左右的时间给予适当的点拨。
     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每天,班上都有专人对各组小作的成绩进行记录,我采用的是星级评价。最少的一颗星,最多不限。所以,每天小作布置以后,各小组的组员都会把小脑袋聚在一起,商量得热火朝天,有的提供几个好词好句,还有的孩子提供一些优秀例文作参考。而写作的孩子呢,无需老师督促,则迫不及待地把这些建议记载下来,合作意识之强,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小作训练中,学生成为写作和发展的主体,他们在多元性、内驱性开放的小作训练空间里自由驰骋,学生的作文与合作、个性发展同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事实上改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析,能使他们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学会了欣赏别人文章的优点,针对别人的文章提出宝贵的意见。通过参与互评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他在自己的小作中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
     四、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小学生,最可贵的是丰富的想象力。在我教完《狼和鹿》这篇呼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的课文后,让学生们也用这个题目进行其他创作,可以写童话,可以写科普文,可以学编一个小剧本,极大地挖掘了学生的写作潜力。学生在评讲中听到同题不同类型的作文时,他们觉得十分新鲜,原来作文这么有意思呀。
     五、提高小作的训练效率
     每天,教师只要批改九本小作本,心理上没有太大的负担和压力。有了充足的时间,自然批改的质量就提高了。选择其中的一本,或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花上很短的时间到班上评讲,大大提高了小作训练的效率。
     “循环练作”,是我在创新小作训练之路方面的一点探索,起到了一定的减负增效之用。只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发展,注意分析学情,运用科学的方法,教学的明天就会更美好,孩子的生活也会更美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