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每一个学生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浅谈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依托文本表达,开拓读写渠道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0期 总第4419期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0期  下一期
依托文本表达,开拓读写渠道
来源:句容边城中心小学 作者:陈国胜 发布日期:2012-04-17 10:44:30

     语文课堂教学要善于依托文本开拓读写训练渠道,对学生进行写作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我们的阅读教学留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最终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当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驰骋、体验真情、品味人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时,抓住学生情感敏感点,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写于学生想写时,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在文中挖掘,创设旨境,唤起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想说”“会说”?针对不同的文章,如何因文设计出恰当的引领?把握一个度非常重要。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写真话、实话、心里话,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自己的生活;写想像中的事物……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文本把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一、铺垫情感,情动于中形于外
     苏教版十二册《理想的风筝》笔调舒缓,情景交融,事例典型,手法细腻,是写人文章的典范。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发现文本的美丽,自主唤醒与文本的共鸣,我避开了让人乏味的、老套的“你觉得刘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的人物品质特点分析;我也避开了单调地对文题中用“理想”修饰风筝的探究,因为没有在作者精神深处去体悟,即便是理解了,那也是肤浅的说教。我着眼于学生情感和文本情感之间的亲和点,层层深入体会情感,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沿着作者的情感线索,当学生逐渐深入并以作者的“思念”对照自己的“思念”时,他们阅读的情感就变得丰富而深刻。我顺势引导:“是啊,你们有没有思念的人,你思念他的什么?”“让你的思念之情在笔端流露出来吧”当孩子们把习作交上来时,不仅完成了一篇完整的写人习作,而且在作品中已有意识地渗透了情感,使写作的目标更明确,主旨深化。
     二、给予方法,迁移到能写
     仿文本“表达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通过模仿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仿写”是指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仿写”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比如在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的第2段“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引导学生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的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写出了“月光下,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眺望远方……”表示孤独的精彩片断。比如学完《钱学森》一课后,让学生模仿倒叙的写法,写自己《难忘的一件事》……无论是哪种仿写,老师都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变、仿中创新、表达真情实感。这种以仿带写、以仿促写的方式,有利于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促进学生逐步向自主独立习作过渡。
     三、挖掘空白,想像成文
     有些课文的内容或比较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教材中的内容,巧妙地指导学生推测、构思,以小练笔的形式在这些“空白”处加以补充。还有一种形式是填补空白扩展写。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一个词“饱经风霜”。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那位拉车的饱经风霜的脸是什么样的脸?想好了,请用几句话写出来。我给大家开个头:“那位拉车的才三十多岁……”请同学们接着写。这个练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饱经风霜”这个词语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练习。
     总之,教材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很好地利用与开发。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举课文例子的目的自然不在例子本身,而在于举一而反三。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促进写作方法的迁移,仿写课文,补白文本,想像创新。因此,教师不能就教材而教教材,而要通过文本的读写结合点辐射发散开来,充分利用好这一例子,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