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三维助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建构“三维助学”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 作文教学:“……”“?”“!” 预习质疑想象———让微笑伴随学生成长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0期 总第4419期 2012年04月1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0期  下一期
作文教学:“……”“?”“!”
来源:连云港市院前小学 作者:苏龙 发布日期:2012-04-17 11:05:00

     小学作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往往成为教师烦学生怨的任务。为化解这一困境,笔者曾从标点符号的运用着手,利用标点符号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钻研作文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搞活作文课堂教学。
     一、“……”体现主体地位,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作文教学时,应该有“……”意识,给学生留出一些空间和时间,学生能做的和能说的事尽量让学生完成,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心理学上讲,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需要2至3分钟才可能有一个必要的思维活动时空。根据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理论,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知识结构组成的“完形”。当人遇到未知的知识时,大脑中的“完形”就会产生空缺。这种空缺使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促使大脑兴奋活动,去完善大脑的空缺,形成新的完形。接受美学原理认为:“作品的美学价值是作者在创造过程中和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作品的空白。”而作文课堂的美学价值是教师在创造过程中和学生在接受过程中共同创造的,这创造的基础便是课堂的空白。
     二、“?”拓展思维,激起学生创造潜能 
     教师在作文教学思维中只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意识,问题意识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很多教师常说自己的学生差、笨,怎么引导也不起作用,还说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自己常常说不出话。存在这一现状主要原因是师生之间缺乏问题意识。教师没有让学生成为发问主体、思考主体,没有让学生进入问题状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当然也就激发不了学生写作的创造能力,作文教学课堂又何谈活力?
     要想改变这一情况,首先教师要改变一厢情愿的备课方式,用“?”思维思考课堂,根据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设置问题,切忌把课堂演变成几个人的展示舞台。
     其次,教师展开立体评改作文的方式,对学生尽责更要尽心。以往教师评改作文的方式比较单一,认为对学生“一改一评一订正”就算是尽心尽责了。其实不然,只有让教师用“?”思维方式去批改作文,在批改前思考学生写作情况,在批改时思考学生写作情况是否与批改前思考学生写作情况相一致,如果出入较大,问题在哪里?评改作文后,学生是否满意自己的评改方式……教师只有这样尽心,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作文教学实践情况,才能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再次,教师应改变学生认识误区,让学生擅于质疑。同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乐于质疑。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欲望,而质疑是最好的方式,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表现自己。
     三、“!”触动情感思维,丰富情感世界
     文章是人情动于内,而发于外的表现形式之一。写文章必须是有感而发,否则无病呻吟让人讨厌。有些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抱怨学生作文常出现假、大、空。孰不知,这与学生缺乏情感思维有关。如果学生缺乏情感思维,又要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又如何表达他的语言文字呢?“!”是情感色彩的标志,它提醒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情感色彩,去触动学生情感思维,使学生情感丰富化、细腻化、具体化。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情感色彩呢?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要用“!”暗示学生在写作时,用自己的已有情感体系去链接写作素材内在的情感因素,并揣摩读者的情感,提炼出文章情感主题。学生只有这样,笔下的文字才能变成他们的情感汩汩流出,作文课堂才是情感汇聚所在,才是充满活力的乐园。
     总之,《新课标》下的作文课堂,把标点符号作为心理暗示符号引导学生,让其带着质疑的思维、情感的思维去创作,围绕自己的生活展开写作活动,修改自己的文章,写出完美的佳作。这样作文教学不再是一个令人烦的任务,而是师生欢聚的乐园。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