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想象的翅膀在音乐课堂飞翔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数学 与老师同桌的学生 让想象的翅膀在音乐课堂飞翔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1期 总第4426期 2012年05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1期  下一期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数学
来源:阜宁县板湖中心小学 作者:邵德军 发布日期:2012-05-01 15:24: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这就向我们明确地指出了学生学习数学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指出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有所创新。现结合自己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过程中的感悟,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与想法。
     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合作,在探索中学习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儿童对未知领域有一种好奇并主动探索的心理。教师应改变以往那种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交流合作,从而保证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二、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自主探索,在实践中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由此可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脱离现实生活的数学是无价值的教学,因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也就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常用的体积单位都能掌握并准确进行单位换算,但这些都是感性知识,要真正理解“1立方米有多大?”学生能准确描述出来的恐怕就不多了。记得我在复习“1立方米有多大”时,竟有一名同学回答:“1立方米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实际上,教师只需要带学生拿着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走出课堂,指导学生亲手量一量,算一算,这些内容就自然化为形象的东西了。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指导点拨,在扶助中学习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层次也各不相同。若不管个性差异,仍统一要求,势必会造成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而对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却常常“吃不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决不能统一要求,而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辅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四、教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娱乐中学习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高新技术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培养不仅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生活和工作在由高科技武装起来的社会里的每个公民的基本需要。互联网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教师何不借助网络优势引导学生在娱乐中学习数学,教育学生积极向上,在网上获取课本以外的知识。
     比如学生在学了“利息”之后,课外可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去查阅不同存取方式的利息,从中得知哪种存款方式所得的利息最高或最低等内容。学了“简单的统计”,可要求学生上网调查我国哪个省人口最多,哪个省人口最少,降雨分布情况等有关资料,并要求学生编出合理的统计表或统计图。利用网络从中学到有益的知识,不仅巩固了学校所学知识,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入了学习的正轨。作为教师也可以从网上收集一些学习素材,下载一些与课程直接相关的内容应用于教学之中,培养出新世纪的新型人才。
     总之,教师在课堂的位置将不再是固定的位置——讲台,而是在教室里流动起来,以参与者的身份到学生学习活动之中,与学生分享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式学习,而是借助于一定的模型、工具等有关材料,亲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之中主动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新课程的改革可以说是对以往课程的一次大挑战,我们会用新的教育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特点有效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