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垒球投掷技术的训练方法 浅谈小学生垒球投掷技术的训练方法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 为爱撑起一片天空———丰富务工人员子女课余生活初探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1期 总第4426期 2012年05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1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生垒球投掷技术的训练方法
来源:靖江市新桥镇礼士小学 作者:钱正荣 发布日期:2012-05-01 10:18:21

     投掷是小学体育重点考核的内容,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发展人的基本活动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而投掷能力又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重要内容。
     一、了解原理,提高练习兴趣
     在教学实际中首先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在同一位置处,我们以不同的初速度以同样大小的角度投出一物体哪一个投得远?问题2:我们用同样大小的出手速度与角度分别在不同高度的1楼和2楼投出相同的一个物体,哪一个远?同学们能很正确地回答出来,而那么用哪种出手角度物体会投得更远?这一下同学们的讨论就热烈了。此时趁势利用物理知识简单的阐明飞行远度同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出手时的高度。
     二、选择方法,养成投掷习惯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手臂力量各不相同,同一种投掷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善于抓住各种方法之间相同点进行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投掷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平时的教学,我总结了以下三种投掷方法:
     1.风车式投球法:以肩为轴,手臂由前方,上方回转一圈投球,使手臂完全挥向前方的一种投球方法。
     2.弹弓式投球法:以肩为轴心,手臂挥向后方,利用其反作力,使手臂完全挥向前方的一种投球方法。
     3. 8字型投球法:以肩为轴,投球时在身体前,摆臂似有8字型,最后使手臂完全挥向前方的一种投球方法。此种投球方式有8字型风车式投球法与8字型弹弓式投球法。
     三、科学训练,提高投掷成绩
     在训练原地投掷垒球动作时,为了让学生明白投掷垒球非常注重最后出手速度。因而在技术训练中要把原地投掷技术当重点来抓,可采与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
     1.对墙投掷。在墙面的一定高度处,画上大小不等的五个同心圆靶环,自外向内分别标上1至5分。让学生站在距墙8至10米处,用垒球、小沙包等物进行打靶练习。按规定次数内投掷得分多少排列名次,投掷前可将球沾上石灰粉,便于在墙上显示投掷的位置和得分。
     2.向上投掷。用垒球或小沙包投掷高处树枝上悬挂的皮球,按规定的投掷次数计算得分。
     3.对地投掷。让学生用小皮球练习对投掷,比小皮球反弹的高度,投掷时,让学生充分体会快速挥臂动作。 
     4.增加投掷物重量,控制投掷距离。让学生用比较重的沙袋、实心球,单手投向适当距离(例如15米)处划定的标志线。
     5.减轻投掷重量,控制投掷距离。让学生用自已制作的垒球(把废纸捏成团,外用透明胶带胶好)进行投掷,由于纸垒球重量偏轻,能够有效的控制投掷距离。
     6.延缓投掷物飞行速度,控制投掷距离。让学生用绳捆、鸡毛飞镖,也可以在投掷物上系上彩带练习投掷。此法既可延缓飞行速度、控制投掷距离、增加学习情趣,又可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投掷物飞行的路线,便于及时调整投掷时的出手角度。
     此外还要注重把助跑后阶段的投掷步技术和最后用力技术作为重点进行训练,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他们对技术的自控能力。
     在教学投掷步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原地向后引球:目的在于学会掌握熟悉引球正确动作。2.上步引球:要保证学会正确向后引球动作及体会与下肢协调配合。3.跑动中向后引球:速度要先慢后快,动作要正确。4.完成交叉步:要使引球与交叉步连接在一起,使整个动作准确连贯。
     而在教学最后用力时,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最后用力顺序:右腿蹬地,推动髋关节转向投掷方向,带动躯干——肩——大臂——小臂——手发力。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投掷前做好用力准备,向后引球,同时使学生有意识身体右转,使左肩正对投掷方向做交叉步时加快上肢运动速度,使下肢超越躯干,直到最后用力,要防止运动员有意识上体后倾的错误动作。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