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课程资源培养科学素养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怎样让地理课堂活跃起来
学科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1期 总第4426期 2012年05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1期  下一期
激活课程资源培养科学素养
来源:昆山市周庄小学 作者:朱根龙 发布日期:2012-05-01 10:51:38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在整合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探究素材进行探究活动,提高科学素养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下面结合《桥的形状与结构》的教学,谈一些肤浅的想法。
     一、运用现代技术,开阔学生视野
     桥梁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既熟悉又模糊的建筑,所谓的熟悉是指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实实在在的桥;而模糊指的是对桥的概念上的模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桥的内涵不断扩展,究竟什么样的建筑叫“桥”,一时很难下定义。因此,我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集中展示了一组形态多样、功能各异的桥梁,让学生感知一棵大树倒在小河上供人行走便成了最原始的桥,人们受到启发,把一块木板,一块石条搁在两个障碍物之间以此来跨越障碍,造出了“桥”,即条形桥。继而有了赵州桥等闻名于世的单孔桥或多孔石拱桥,发展到现代的各种大型桥梁,还有场景壮观的公路立交枢纽等。以此来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桥,开阔了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探究动机。
     二、动手操作实验,培养探究精神
     在学生初步感知、充满好奇的基础上选择探究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一开始选择了拱形桥,让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各自的优点所在,对桥的大小、桥下空间、用途、拱的形状及建造用的材料等进行探究,认识到拱桥是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从功能上看又各有千秋。为了帮助学生直接感受到桥面在拱形下方的桥的优点,我让学生利用钢锯条和绳子进行实验,先握住钢锯条的两端并折成拱形,学生感受到了拱足向外的推力,这时,引导学生用绳子拉住拱足,做成了一个没有外推力的拱。再向下压拱圈或拉拱圈,发现它不容易变形,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和拉力。同时这种桥与桥面在拱上方的桥相比显得更平坦,桥的坡度小,与地面容易连接,便于通行。
     课上我还选择了大跨度的钢索桥供学生探究,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到这种桥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从结构上看是吊桥,即桥面被钢缆吊起;二从功能上看是跨度更大。进而提出问题,让学生用实验理解桥塔为什么修得很高的道理,实验简单易行,只要用两把椅子相背而放,代表两座桥塔,再用两根绳子系住重物,分别代表拉索和桥面,让学生从两侧拉住绳子并把“桥面”由低到高置于不同高度的空中,直接体验手中拉力的大小变化。通过分组实验,学生懂得了让绳子下垂多些(桥面与塔顶落差大)和拉直一些(桥面与塔顶落差小,接近塔顶高度),拉索所承受的拉力明显不同,从而理解桥塔修得很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有利于延长钢缆的寿命,提高桥梁的安全性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了现代科技的力量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增强了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培养了探究精神。
     三、进行社会实践,拓展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家乡的桥”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活动,本校地处水网地区,河流众多,桥梁资源十分丰富,这对本堂课课外拓展极为有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画家乡的桥、介绍家乡的桥,对建桥史、建桥材料、采用什么结构及原理、桥的作用和特点等有了更深的了解,较好地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再次体会到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的促进作用,在拓展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关注科学的思想感情。
     总之,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教学时,教师要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托,精心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激活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中,从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