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音乐常态教学的有效方法 巧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探究发现能力
教学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2期 总第4434期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2期  下一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探究发现能力
来源:靖江市马桥镇长里小学 作者:钱金锋 发布日期:2012-05-15 13:56:23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智力训练的目的是形成智力,而不是贮备记忆,在于造就智力的探索者,而不仅是博学。”因此,必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探究的气氛,在教学目的、手段、过程、节奏、形式等方面,做好以下“五以”:
     1.以创新发展为目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不能让学生成为复习例题、习题的机器人。
     2.以信息反馈为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贯彻始终的信息反馈,实现教学的合理调控,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
     3.以探究发现为过程。给学生自由想象的时间与空间,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概念被概括的过程、定理被推证的过程、解法被想出的过程。改变把教学仅仅作为“结果”来进行的状况。
     4.以学生参与为准则。给学生自我表现尝试成功乐趣的体会,尽可能调动各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参与学习活动。改变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被动学习状况。
     5.以启发思维为核心。学生参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实质都应该是积极、主动、有效地进行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好导体与主体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把握权力的教师,对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应给予其思考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而学习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教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知识的天地里,如果把学生比喻为游客,那么教师就好比是导游。教师就是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指导学生探究的方向。但如何达此目的,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刻意求索,用心总结的课题。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境,然后在这种情境中去引导学生探索前进。“创设”,说明不是课本上现成备有的,而是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结合教材、学生、教学条件及教者自身等各方面的实际,去发掘、创造、设计。创设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诸如:
     (1)揭示新旧联系。即以旧引新,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拟编一个故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之前说:现在有一个等腰△ABC,一位同学不留心,把它的一部分涂没了,只剩下一条底边和一个底角,同学们想想看,有没有办法把原来的等腰三角形画出来?用此方法,从而带出如何理解等腰三角形的问题。
     (3)产生一个悬念。如在讲圆周角定理之前,先画出图形,然后提问几个角的大小关系如何?学生凭借直觉,并不能得出一致的判断。于是教师带着学生思考,兴趣盎然地从直觉猜想转向逻辑推理。
     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应该保护、鼓励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不要扼制学生的思维流向。有的教师似乎也在“启发”“引导”,而实际上是尽力把学生拉近自己为学生设计的框套里。
     例如,在教学“求多边形内角和”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其化为“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并问:“如何将多边形分解成若干个三角形呢?”有的学生可能提出:“从某一角开始画对角线……”面对与现行课本不同的方案,如果这时教师“激发”学生:“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与各角点连接……”
     硬要学生放弃自己的思路,而去适应课本采用的思路,貌似“引导”,实为束缚。如果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再适时引回课本中来,使课堂教学既不失控,又不僵化,这样就会“导”出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在启发中要让学生按老师的指导,自己去到达目标,而不是牵着走,同样一个理论,由教师全盘托出与学生自己说出,其效果大不一样。只有教师因势利导,用学生的口说出教师想说的话时,课堂气氛才会异常活跃,如果在关健时刻,由教师包办代替,结果尽数地讲给学生,学生当然索然无味,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只有老师给学生留下“跳跃一步”才可达到目标的余地,才能使学生尝到通过自己探索而获得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思维内驱力和创断精神,正是在这样的探究发掘中形成、发现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