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思考 谈语文教学的课堂延伸 培养思想品德课学习的优势心理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2期 总第4434期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2期  下一期
谈语文教学的课堂延伸
来源:连云港市院前小学 作者:刘玉琴 发布日期:2012-05-15 16:32:22

     在学生成才的道路上,光学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拓展他们的思路,把求知的触角伸展到广阔的生活领域中去。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学科竞赛等,都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只有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成为智慧的人。
     古希腊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作为一个现代教师,他的职责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该是一个引路人,一座灯塔,一个火把,扶一把,送一程,让孩子走好自己的路。
     教育在不断地进步,新版语文教材是为解决语文教学问题而付出巨大努力之后结出的硕果,作为指导、引路者的教师更应该有一种深刻而紧迫的自省:对孩子,少一些束缚,多一些自主。
     一、抓住教材,课内延伸
     自“赫尔巴特教育学”至今,人们始终把学生、教师和他们共同面对必须处理的“第三者”——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最基本要素。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加以拓展延伸。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第二册第19课《蚂蚁和蝈蝈》时,“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搬粮食。”要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呢?蚂蚁会怎样回答呢?并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练说,再上台去表演,以发掘教材的潜力,鼓励学生去想象、创新。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图画、录像、模拟表演、语言描绘等多种手段把生活情境重现于课堂中,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浓厚兴趣,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大力发展形象思维,同时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把握教材,课外延伸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大力普及的前提下,他们也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再是人云亦云,也有了主观的思维。教师应善于利用这种资源,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去学习课文,如:教学苏教版教材第一册中《我叫“神舟号”》这篇课文时,可以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看书读报、上网查找、请教父母等方法,了解“神舟号”飞船的知识。通过辛勤的劳动,同学们获得了有关“神舟号”丰富的知识,把握了教材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搜集查找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结合教材,社会实践
     为了实现培养一代新人的目标,教学工作已不能停留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局限中,教者更应该结合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们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触摸他们的周围世界。而恰恰正是这个他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会带给他们活力与灵感,为教学注入生机。于是在课堂中,同学们有的边出示自拍的照片边声情并茂地说:看看这砍下的树桩多像人的墓碑,大家赶紧行动起来,变墓碑为树林。有的出示自绘的漫画说:小鸟飞呀飞呀,可到处光秃秃的,哪儿才是自己的家呀。突然,它发现一个人拿着斧头坐在树桩上休息,便钻进他蓬乱的头发中,高兴地呼朋引伴,似乎在说:快来呀,我又找到一个家,同学们,听了我的讲述,你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有的同学说:烟囱请远离我,你看我的痰都是黑的了……这样,学生通过搜集,运用相关资料,有理有据各抒己见,其中已将摄影、绘画与表达进行了整合,将学和用进行整合,将表达与抒情进行整合等,于是,学生在不同内容、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诚然,现今苏教版的教材,内容是多元的,我们应以动态的、开放的眼光去审视教材、拓展教材,努力构建一个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