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制作课看观察能力的培养 游戏、表演,切莫“荒了自家园”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33期 总第4442期 2012年05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33期  下一期
新课标下如何构建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
来源:东海县石榴小学 作者:孔红卫 发布日期:2012-05-29 11:40:26

     一、让所有孩子在课堂上敢于表达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只有关注学生的差异,为学生营造人文性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练习四的《古今贤文》(真理篇)中的一句名言: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我和孩子们共同探究了这句名言的含义,即: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流动的水不会腐烂发臭。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被侵蚀。可这句名言中有一个“蠹”字,要想轻而易举地会写、会记,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怎么办?死记硬背可不是硬道理,那些后进生肯定还是会忘记。于是,我让同学们共同探讨,编成口诀来记忆。孩子们一听可乐了,在仔细观察了这个字的结构后,好几个同学踊跃发言,但编得都不太好,就在这时,一位后进生羞答答地举起手,我立即鼓励他发言,他很流畅地编出顺口溜:十字插口中,秃宝盖下有石头,石头下面两条虫。这下全班同学可高兴了,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字,他们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由此可见,在课堂上,让所有孩子充实地、自主地、舒展地、诗意地生活在课堂上,课堂才会绽放美丽与精彩。
     二、让课堂走进大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论述:“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如苏教版五年级上(习作3),是让同学们观察几种树叶的照片,写出秋天树叶的美。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鲜活的秋叶的颜色和形状的资料,我把这节作文课搬到校园的林荫下。孩子们奔跑着采集各种树叶,我让他们把搜集到的树叶分小组汇总交流,再全班交流。听,有的孩子说:秋天到了,又圆又大的杨树叶由深绿色变成了黄色,它们的茎脉也更加分明了,就像干瘦的老人手上的血脉。还有的孩子说:一阵“哗哗”的摇曳声挤进我的耳朵里。放眼望去,原来是梧桐叶从树上落下。它们如同蝴蝶般,翩翩落下,像是一幅神奇的彩绘图。
     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让每个孩子通过自身主动与外界的接触、沟通、感受、体验构建自己的知识,从而享受成功的快乐体验。
     三、让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成长
     陶行知指出:“不但为着学生而且为着你自己,你也得跟你的学生学。你只须承认小孩有教你的能力,你不久就会发现小孩能教你的事情多着咧。你只需甘心情愿跟你的学生做学生,他们便能把你的‘思想的青春’留住,他们能为你保鲜,使你永远不落伍。”“每个人都处于不断地生成和完善之中,教师同样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建构自身,完善自身。”
     “教学相长”描述了人类一直在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教学的理想境界。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的涵义已经更为丰富了,不仅揭示了教师自己的“教”与自己的“学”相互促进,而且指称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互为条件,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照亮了别人而燃烧了自己的“蜡烛”,不再只是生命不息、吐丝不尽的“春蚕”,而是雨露,既滋养了别人,也滋润了自己。教育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事业,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激发的生命运动,是教师和学生生命的共同成长。
     冰心说过:“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长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课堂永远处于生长中、创造中,承载着师生的生命律动,是师生教学相长的乐园,是师生心灵的诗意之旅!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