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感悟 培养思维 让个性在班级中张扬 让“一米阳光”温暖学生的心灵
管理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187期 总第3873期 2010年02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187期  下一期
让个性在班级中张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丰县修远双语学校 孙善峰 发布日期:2010-02-20 09:48:04
所谓“班级中张扬个性”,是指班主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恰当的方法和步骤,科学有效地组织全班学生,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班级平台,调动他们自我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引导他们的个性,使班级成为他们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舞台,从而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进步,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首先班主任老师应该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这是成功班级管理的前提。人都是有自尊的,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班主任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然后通过表扬和激励给予学生这方面的需要,使学生觉得脸上有光,心情愉悦,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变化和提高,激励学生自我锻造、自我发展,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从教育学的意义上看,教育无非是让学生学会思维,形成思想,体会并内化为情感。然而不少老师认为情感和思想的教育以及班级的管理就体现在学习科学知识这个单一的过程中,他们不去想学习课程知识以外的方法和手段。也正因为如此,班主任在管理上单调、直接、粗暴,遇到问题或“问题学生”也不调查就去责备惩罚甚至去体罚当事人,不去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个性特征,是管理本身就成了“问题”,这完全背离了教育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交流。班级管理的最大障碍就在于老师与学生的年龄、阅历、心理、思想和角色的不同,导致看人的标准、处事的方法不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变得异常困难,甚至导致了师生之间在很多问题上的对立。班主任必须走到学生的心里去,惟其如此才可以使师生关系融洽,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温情的关怀,从而与学生心灵上相通。如何与学生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我用师生角色换位的方法去理解学生,与学生多谈心。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倾听是有学问和艺术的,即使自己不感兴趣的话也要耐着性子听。在听的过程中,你要及时地给予一点精彩的、富有哲理的点评,渲染学生描述的氛围与情绪。这时候,你千万不能把自己当做老师,而应该当做学生的朋友,甚至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与他一起描述,推波助澜,倾听学生的心声,甚至是学生的牢骚、怨言,然后再恰当运用机智与技巧,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性格的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区别对待,让学生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苦恼发泄出来,使沟通变得更容易。
有的老师在和学生沟通上过于急躁。如果只有急切的心情,缺少切实的行动,那么学生有什么心里话是不愿跟你说的,不要强迫他,看他哪天心情比较放松,再与他沟通。
在谈话前班主任必须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性格、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做到心中有数。为此,班主任很有必要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把与学生的交流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课堂中与学生的眼神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同的意见不盲目粗暴的进行否定,鼓励他们具有展现自我的勇气,把“成人、成才”的要求内化为他们自己的情感需求,从内心去挖掘动力,唯有如此,才能为他们的成功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利用班会、黑板报等讲述一些时事新闻,名人名言,励志故事、哲理小故事等来开拓他们的社会知识的视野,引导对社会的关心和思考,养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我的努力,学生的思想变了,行为变了,习惯变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为自己建立一个相对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正确的人生目标。
学生是班级的根本,只有切实重视学生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留出足够的空间来张扬学生的个性,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就能帮助学生扬起智慧的风帆,胜利的到达理想的彼岸!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