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射阳县鲍墩小学 柏加荣 发布日期:2010-02-21 09:19:30 |
个性化阅读,指对所阅读文本以及文本所涉及的自然、社会、人生等具有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会,能形成富有创意的思想、认识的阅读。
一、 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
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因此,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在一次阅读课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同一阅读材料,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来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然后分成小组阅读,小组间可以相互交流验。个性化阅读还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个别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处于不同阅读水平学生,我们应把阅读材料分成不同的水平和级别,由教师指导不同水平的学生行选择。只有学生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才是其兴趣的集中表现,而且与其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相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独到的见解,提高阅读的水平。
二、 注重进行大量的课内外阅读
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大量阅读是前提。其一是要加大课堂的阅读信息量。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多翻阅一些资料,及时补新信息,要敢于跳出课本,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比如,教师在进行一篇文章的教学时,可以同时选择几篇同类或观点相反的文章,展开比较阅读,让学生学会批判,学会同中求异,在大量阅读的础上来体验和创造。其二要加强课外阅读量,鼓励学生读整本书和各种报刊杂志,勤做读书笔记,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鼓励学生上网阅读信息。但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是收不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祝、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阅读步步深入。
三、 为学生营造自由的阅读环境
倡导个性化阅读,就应该从期待答案中走出来,使学生在一种安全、自由的环境中获得多元理解的机会。教师应鼓励学生凭借自己的思想认识、情绪态度、兴趣爱好,大胆地品头论足,评价鉴赏,阐明自己个性化的褒贬观点。只要学生能充分阐明理由,自圆其说,就可加以肯定,从而营造一种自由开放、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这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在这种氛围中,师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情感,求得新的发现,学生不断地形成独特的见解,智慧在频频闪光。
四、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新课标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小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主要指超越自身体验,他们所读出的文本意义也许是他人已知、已会的,但“我”还不知、不会,通过阅读而达到也知、也会,就是一种超越自我的“创造”。在阅读过程中,“我”拿书里的世界与自己周围的世界作比照,拿自己与作者或书中人物作比照,既理解了作者,也更好的认识了“自我”。阅读过程成为今日之“我”不断超越昨日之“我”的过程,也是创造性阅读的初级层面。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敏锐发现稍纵即逝的智慧火花,哪怕是一丁半点的新见解都应给予鼓励。还应要求学生不随声附和、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敢于力排众议、独树一帜。
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启蒙作用决定了他在人的发展历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阶段的语文教育更是其他科目不可比拟的,它在形成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以至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小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它也必须有所改变顺应阅读活动的本质规律,致力于个性化阅读。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