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策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畅所欲言争做课堂主体 教学中的好助手———多媒体
创新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0期 总第4534期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0期  下一期
浅谈激励策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作者:李慧 发布日期:2012-11-27 15:47:20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维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激励机制融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情绪振奋,对知识渴求、期待的情感保持恒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常用的激励策略介绍
     1.价值取向策略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问题解决”的课程理念,说明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教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使用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目标,也是方法。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提出这种技术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明白学习这节课的价值所在,让他们从内心觉得应该上好这节课。比如:利用搜索引擎查询旅游的行程、用Word制作电子小报、用Excel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开支等等。
     2.兴趣取向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学生主动关心学习内容,并乐在其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的老师找出学生的兴趣点。一方面可通过心理学研究找到作为自然人在特定年龄的共同特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去了解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心理的变化。
     有时候我们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比如用Flash制作动画、Word制作作文选、Photoshop处理一幅图片。而更多的内容与学生兴趣点是不能够直接产生联系的,比如信息资源的管理、网络的工作原理。这时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将学生所感兴趣的东西容纳进来,比如准备一些很美的图片、有趣的故事、精彩的动画来给他们进行分类管理。
     二、常用的激励方法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它体现了上述几种激励策略的综合运用,是新课标鼓励使用的教学法,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首选方法。
     2.动态评价法
     这里所说的评价,主要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围绕“三维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予以及时评价,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思维和行为的导向作用,二是对情感和动机的激励作用。一方面让学生清楚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好,另一方面激发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用词要贴切,尽量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说教,还要注意评价的形式不要太单一,有时候仅仅靠语言是不够的,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小小的奖品、一张饱含真情话语的卡片都可能给学生莫大的鼓舞。
     三、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在课堂中有效地运用激励策略,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更高超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教师要恶补学习论、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教育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学以致用,利用这些理论指导教学活动,不断探索尝试,以获得更高超的教学技能。任何激励手段的运用,都要基于学生的心理状态分析,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无疑是无的放矢。
     2.更全面的人文素养。新课标已经摆脱纯粹的技术教学,更加重视问题的解决过程和课堂中的人文精神,这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更为广博的知识。难以想象一个不尊重学生、视学生为学习机器的老师以毫无激情的语言,讲解一个内容单调、陈旧的案例,布置一些令学生不以为然的任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吗?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激励的功效,真正做到激其趣、励其志,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知识、技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是我们应当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手段,而且对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大有益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