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碎片插入法”书写同分异构体 从同课异构谈有效英语活动设计 促进科学探究内化科学思维谈《水》的教学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0期 总第4534期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0期  下一期
促进科学探究内化科学思维谈《水》的教学
来源: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 作者:蔡妹华 发布日期:2012-11-27 08:57:07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就是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去探索学习的过程,其中激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探究,则是科学课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
     下面我就结合《水》(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第一课)的教学,来谈谈如何来抓住这两个环节,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究过程,内化科学思维。
     一、内外结合:激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提问动机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顺利地产生探究问题,必须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为教学问题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例如在教学《水》一课时,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有人说,地球其实是个水球,因为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都被水覆盖着;有人说,地球是一个气球,因为地球表面上百分之百的面积都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水和空气,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才有了生命,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开始对水和空气的探索之旅,下面先来对水展开研究,好不好?对于水,同学们有没有想研究的问题告诉老师吗?”以此激活学生的提问动机。
     2.组织好观察指导,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但三年级的学生大多好动、好玩,请学生仔细观察,效果往往不大。因此在讨论水的知识前,教师可以播放一小段关于水的影像资料,通过任务驱动的方法,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再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最后鼓励孩子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多猜一猜,多想一想,比一比,问一问,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二、有效指导:引领学生主动探究
     1.精心设置研究材料,提高科学探究效率
     典型性的学习材料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感知,而且是完成探究学习任务的根本保证。
     (下转第15版)
     (上接第13版)
     在教学《水在哪个袋中》这部分时,我原先给每组准备了7个牛皮信封,在这几个信封中分别装有石头、木块、树叶、水、醋、牛奶、空气这些物质。让学生在不打开信封的前提下,将袋子中的水和其他物体一一分辨出来。然而在实际操作时,由于信封被封住了,只能在外面摸,对于石头、木头、树叶的辨别发生了困难,结果交流时所用时间超出了我的预期。因贪图省力而使材料准备的不足,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就找来了黑色塑料袋替换信封,学生就十分容易地分辨出来,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加快了探究的进程,提高了科学探究的效率。
     2.事前明确探究目标,避免无效操作活动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但往往不得要领,要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首先明确探究目标,把科学探究定位于具体活动的实践操作中。尤其是刚刚接触科学课的三年级学生,教师特别要注意把探究目标具体化,使科学探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3.及时理清探究思路,有条不紊推进探究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科学探究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还不熟悉时,要由简单到复杂,由扶到放逐步进行,让他们有一个从模仿到独立的学习过程,不要追求一步到位,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比如水的存在的研究,教师不妨通过图片提示,在网状图上示范填写等方法,引领学生进行开拓思维与交流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的实验操作,教师注重观察实验前的思考和交流,使学生明了“探究的目标是做什么”“别人有什么想法参考”等等。这样既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做事目的明确,带着问题去研究,减少盲目操作,有更充分有效的探究时间。
     4.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引导分析观察结果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由于小学生年龄太小,科学探究活动可以选择一些重点的进行,对学生的某个方面进行训练,不要过分追求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在《水》这课的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果说学生观察操作活动时的重心在于搜集证据的话,那么学生的汇报交流过程就更丰富的展现对水的感性认识,这是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和问题意识的培养的机会。因此要组织好学生的交流,和对观察结果的分析,而不是草草收场。
     对观察、实验现象的分析是整个探究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深入细致地分析有时会得到更多的结论,也是对观察实验的补充。如何给探究成果下一个准确结论也是值得推敲的。学生往往对观察实验结论有所明白,但能表达出一个准确的科学结论往往还缺乏这个能力。必要时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给实验下科学结论,达到准确。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