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中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初探
教学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1期 总第4541期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1期  下一期
小学数学课中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来源:靖江市西来中心小学 作者:朱芳一 发布日期:2011-12-11 09:53:15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学习理论,并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它改变了过去一节课只有老师讲而学生被动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积累和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也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合作交流呢?
     一、组织有效的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并非是简单的将班级人员分组,“自然”的合作,而是在交往活动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多交流的活动。有效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美国的约翰逊兄弟研究表明,有效的合作学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互赖即在小组活动中相互之间互相依赖协调。由于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孩子没有机会和其他孩子交流,缺乏合作的经验,所以不利于合作能力的形成,要注意学生“人人有我,我为人人”的意识培养。
     2.面对面促进性互动即个体相互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帮助,提供交流所需要的信息和材料,在交流中发现不足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结果。
     3.个体责任即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或掌握所分配的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同时避免有些学生浑水摸鱼。
     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能动性
     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合作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和倾听习惯,奠定合作基础。合作学习者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过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以达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中并非如此,大多学生表达的都只是自己的观点,也很少乐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故合作学习在他们中只是一种形式,一纸空文而已。这就要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他人意见的意识,在取长补短摄取精华后,能让个人的发言更加精彩。
     三、合适的合作学习任务
     与其他的学习活动相比,合作学习不仅要学习科学内容,而且要学习小组活动。因此只考虑学习教材,教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兼顾学习内容能否溶于小组活动中。约翰逊兄弟把合作学习内容比作一块块拼版,如果能有机地拼在一起则合作就成功了;皮亚杰也认为,在小组讨论中必将产生“认知冲突”,必须设计能产生多种观点的小组讨论问题。此外,合作学习的任务还要能满足兴趣的需要,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让他们意识到困难,又能让他们在其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合作的兴趣。
     四、学生间合作交流能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教学的重要方式。”虽然合作交流是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建立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也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有效地深入到学生当中。
     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的“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人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新建立,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给他。”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合作等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故《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然而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学生的认识差异和一题多解的情况,体现学生的个别差异。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中使学生多思维,多表达,细倾听,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