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式作文教学课堂 创设情景式作文教学课堂 为了麦苗更茁壮———读《心悟》有感 浅谈趣味性训练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1期 总第4541期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1期  下一期
浅谈趣味性训练
来源:新沂市唐店中心小学 作者:卢转转 发布日期:2011-12-11 13:43:54

     小学时期,属于学生生长发育的低潮期,这一时期恰恰是一些基础素质训练的敏感期,对小学生运动员进行科学的基础训练和二次选材,对确定专项以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结合训练的实际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
     在训练过程中,不是每个学生都带着积极的态度参与训练的。这个时候就必须逐一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动态。他们都会各有反应:有沉默不语的、有叫苦不迭的。这时就需要老师旁敲侧击。例如,队中有位性格比较偏激的女同学(我是从她的家庭背景了解到的),最初选择运动项目时,我是根据学生身体条件作出初步的确定,我认为她适合跑步。可是不到两天的训练,她就不想跑步了,她想跳高,跳两个星期看看。我沉思了片刻,同意这位女生的请求。我也觉得她可以兼顾跳高这个项目,就决定让她试试。到了第二天,大家都很刻苦的训练,我还组织跑步项目的学生增加了接力游戏,并在训练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虽然很累,但孩子们很开心。最后收拾器材时,有个女同学来告诉我:老师,周旋又想去跑步了。这时我就有点郁闷了,什么事情啊?怎么说变就变。我立刻找到周旋,准备和她深谈一次,可是这个女同学不爱说话。无论我怎么说,她就是不搭理我,不久我就从她身边同学,和班主任那儿了解到,她是个性格内向并且有点偏激的学生,这下我就能“对症下药”了。
     二、全面发展,注意重点
     小学生处于生长缓慢期,但是体能好,这一时期如果加大训练的强度,并且有针对性,就会使训练成绩事半功倍。特别像速度、弹跳力等基础素质,在基层的训练中,老师有时往往急于求成,过早地追求年龄组的专项成绩,而破坏了身体素质提高的波浪形规律,拔苗助长,这对今后专项成绩的提高是不利的。还有,素质训练中,单一地进行一般素质练习,训练过程过于枯燥、机械,且很难有针对性。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全面发展,注意重点。”
     “全面发展”,就是指把适合小学时期发展的柔韧、协调、灵敏、速度等素质,有机地分配到训练计划中去,坚持经常练习,并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注意重点”,是指抓住这一时期的灵敏素质。反应速度是小学生运动员的敏感素质。小孩子从5岁开始提高频率,到12岁时达到频率高峰,以后虽经过专项训练,但提高幅度也不会很大,甚至有可能不再提高。所以小学生运动员如果不进行速度训练,以后就很难弥补。像这样的重点素质练习,就要适当安排密度大一些,强度也要大一些。当然在练习中一定要注意方法。
     三、合理安排短游戏,注重方法
     在日常训练中,要合理安排练习内容,认真地根据训练对象制订出详细的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科学的预测和制定出队员的各项素质指标,做好训练日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并及时调整和充实训练内容,确保每个队员的身体素质有计划、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巩固提高。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游戏、活动,时间当然是在十分钟之内。在这里,我提倡让学生自己找游戏,我提供《体育游戏》这本书给他们,在一定的情境氛围中演好角色,尽情地玩,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这样,不仅增添了学生对体育的了解,理解体育的魅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潜力得到发展。有时要创设情境,首先要求学生进入情境。例如,在教垒球掷远的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先把正确的动作与不规范的动作通过比较示范给学生看,让他们明白正确的动作投得最远,然后在投“手榴弹”比赛的情境中让学生充分练习。结果,学生不但兴趣很高,而且投掷距离也明显变远了。
     陶行知先生说,每天要四问,其中一问就是问咱们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一切理想也会随之成为幻影。加强锻炼,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多与之沟通,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身心健康,是创新型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咱们的体育训练也要为孩子们注一剂活水。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