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自主阅读尊重个性差异 如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语文课堂的生命化追求
教学思考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2期 总第4550期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2期  下一期
倡导自主阅读尊重个性差异
来源:灌南县六塘小学 作者:王春凯 发布日期:2012-12-25 09:59:59

     真正的阅读教学是要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地位,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和独特的见解。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锻造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独特的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感受能力,教师才能走近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
     一、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教学中应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大语文观为指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1.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学生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对文本内容的喜好程度也不同,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内容进行重点阅读,将会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优先学习,读得有情有感,说得有根有据,学得有滋有味,收到了理想的阅读效果。
     2.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在阅读中,学生读到动情处,有的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喜欢静静思考,有的喜欢提起画笔,也有的喜欢带着自己的感受演一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理解和感悟课文。
     3.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打破原本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学习伙伴朗读、讨论、辩论、表演,互相探讨,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问。学习伙伴之间情感上的距离拉近了,更容易爆发出思想上的火花。
     二、尊重差异,还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
     教师在创设宽松愉快的环境后,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就会产生千奇百怪的问题和答案,此时,我们就应该把学生脑中个性化的见解和感受及时地释放出来。
     1.让提问更自由
     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几种现象:有时是问题还未解决就已经下课了;有时是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教师事先没有想到而无定论的;有时学生的质疑是与本课关系不大,解决起来费时,但确实有意义的问题。当课堂中出现了其中任何一种情况,我们教师不要将问题搁置,也不要“快刀斩乱麻”下个定论,应采取存疑的方法,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给学生留下探索的余地,引导他们课后通过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待到恰当的时机交流解决。这样就尊重了学生语文实践中的感受,给予了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
     2.让表达更尽兴
     语文教学要真正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不同的心理感受,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想要说的话,而且尽量让他们说得尽兴。比如《九色鹿》一文学后,让学生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析,学生对九色鹿、调达、王妃的看法没有分歧,对于国王的看法,出现了争议:
     学生甲:国王太可恶了,只为取悦于王妃,就要烂杀无辜。
     学生乙:唉,杀九色鹿也非他所愿,只是出于无奈。
     学生丙:尽管国王开始做得不对,但最终不是能主持公道,让正义得到伸张吗?……
     (教师带头鼓掌,教室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这时话匣子打开了,教师索性由学生去想象,去“创作”。)
     三、真情表白,为学生指明自主阅读的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予以鼓励,不要怕学生失误,而是要千方百计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能促使学生的智能与情感和谐发展。
     当然,学生虽然能够极其踊跃地发表个人的见解,但难免也有出错的时候,必须依赖教师的引导,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宽松的和谐情境,为学生架起一座阅读对话的桥梁;要善于细心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差异,激励学生的创造;走近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七彩个性,展示绚丽多彩的课堂教学。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