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出作业的活力 别样的作业一样的精彩 习作评价,围绕学生的成长
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2期 总第4550期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2期  下一期
习作评价,围绕学生的成长
来源:姜堰市梁徐中心小学 作者:宋元江 发布日期:2012-12-25 14:02:02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彰显人文关怀,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实效性、导向性。我认为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为了学生知识的成长
     如何对待学生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呢?我的做法是,从不粗暴地删去,也不自作主张地修改。我会在文章的空白处,明确指出文章某个地方的不足之处,用商量的语气提示学生该努力改进的方向。我一直以为教师自己动笔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自己修改,进行二次创作。
     如何对待学生文章中出现的“亮点”呢?在习作讲评课上设立“学以致用奖”,用以鼓励更多的学生把课内、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句子,积累的习作方法“热蒸现卖”到自己的文章中,从而达到“书能活用可通神”的地步。评价学生习作,还要有意引导学生具备“求新”意识,点评学生习作时,可作出这样的批注:用词新、语句新、构思新,并为这些同学颁发“语言新意奖”。
     二、为了学生自信心的成长
     有的老师对学生习作进行等级评价时,不知不觉会去对照班级中作文出色的同学,这样一来就“比上不足”了,很多同学一学期来难得几个“优”字。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生如果看不到自己的成果得到肯定,他创作的热情就消失了。”作为老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而且要善于展示他们的成果,让他们在不断的表扬中,自信心得到不断膨胀,从而投入更大的创作热情。最常用的方法莫过于“读”了。
     1.较逊之作读闪光点
     再美的文章总有瑕疵,再差的文章总有“美玉”。这些“美玉”,小到一个符号,一个字词的巧妙运用。教师要善于挖掘它们,展示它们。在习作讲评课上,可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欣赏这些被老师重点点评的闪光点。这样一来,就连那些习作水平不高的同学也能感受到一些成功的乐趣,这种喜悦会让他们在习作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2.普通之作读佳句
     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发现学生习作中洋溢着个人情思的句子,并在这些句子上画上一些激励性符号,赞美它们的精妙之处。讲评课上,请学生自己读这些句子,老师和其他学生一起赏析。当然,每次讲评,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成果,但是每次给10名同学机会还是可行的。如此轮流展示既提高了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又使学生看到了自己习作前途的光明。    
     3.优秀之作读全篇
     学生渴望作品被承认、被欣赏。应尽量给学生展示他们作品的机会,让他们品尝成功的滋味。记得有一次,我班有位课堂上特爱开小差、作文又特爱偷懒的同学,写了一篇文章,题为《“车子”开到哪里啦》。这篇文章生动再现了他一次课堂走神的经历,文中精彩传神的描述比比皆是。我看了以后决定读一读他写的文章,读后同学都被他精彩的描述感染了,纷纷要求推荐这篇文章去发表。第二天,我在他的日记里看到了这样一段真情告白:“当老师读到我的文章时,我的心中一上一下的,这可是我从幼儿园到现在第一次被欣赏。我的心中像泡了蜜一样。”仅此一次,这位同学彻底改变了习作态度,每次习作写得都不错,我深深地感到:作为老师,对学生习作评价,就是要不断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其发挥其内在的潜能。
     三、为了学生心灵的成长
     学生的作品,尤其是日记,所写内容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反映。每每遇到学生不能明辨是非,或情感上有所困惑、情绪处于低谷时,我就会充当心理医生去开导他们。在他们文章的后面,写上一些真诚的话语和他们交流。有时我会根据问题的严重性,与学生书信交流,他们很乐于与我这个语文老师敞开心扉。坦城的交流,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指点迷津。
     总之,习作评价一切只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友情提示,为学生指明努力的发向;奖项设置,为学生“推波助澜”;等级评价,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的冠军;文字点评,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朗读展示,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心理疏导,让学生从容面对生活的激流。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