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特殊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有关数学文化的再思考 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科味”
教育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2期 总第4550期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2期  下一期
课堂教学要加强“学科味”
来源: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 作者:郭志明 发布日期:2012-12-25 16:26:02

     就学科而言,中小学各科都有各科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学科的框架和语言表述也是各成系统。各学科老师实施教学,除了遵循本学科教学的一般规律,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推进,更应该按照本学科的学科体系、循着本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中也要尽可能运用本学科的学科语言,从而使学科教学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彰显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日常教学中我们感到,现在的学科教学“学科味”不浓,不管教什么学科,一些老师还是凭着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一块黑板在教学,语文课不让学生读书,数学课老师老是喋喋不休,物理化学课黑板上画实验,地理课不领着孩子读地图,学科教学缺乏本学科的特点,这种现状值得我们关注。
     学科老师虽然有共同的教育责任,但不同学科的老师毕竟承担着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大家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学科定位,扮演好自己“数学人”“历史人”的角色。语文老师就应该写一手好字,能侃侃而谈,擅长于写作;数学老师就必须思维缜密,解题能力特别是运算能力特别强;物理、化学老师就应该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等等。以这样的学科本领去实施学科教学,其教学的构思布局、教学的流程推进、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教学中的言行举止就能活脱脱现出本学科特点,让学生强烈感受老师的学科特质,跟着老师去进入学科领域。有一位语文老师说:“站在讲台,我就是语文。”这里所强调的其实正是作为一名学科教师的学科角色,以及因为这一角色在教学中表现出的强烈的学科形象。只有老师真正成了“学科人”,具有学科特质,举手投足处处现出学科形象,才能影响和带动他的学生走进学科世界。
     学科角色定位准确,教学中就要注意根据学科性质和特点实施教学,尽可能多的兼顾学科体系,教给学生基本的学科框架,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这里特别要注意兼顾学科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的基本语言。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这包括基本符号、基本术语和基本语言结构。实际上,也就是一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表现。比如数学,从小学到中学,涉及到那么多的原理和定理,这是一个系统,各自表述严密,联系起来,又前后勾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只有掌握了一门课程的基本语言,才能谈得上有学习这门课程的能力。二是学科的基本思路。即想什么和怎么想或往哪里想的问题。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路径,学习一门学科很重要的就是摸清学科的“门道”。掌握了一门课程的基本思路,也就可以说是“入了门”,会学习这门课程了。以后解决学科问题,就能够按图索骥、顺藤摸瓜。三是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一门课程的基本结构,脑子里就有了学科的整体框架,就从整体上抓住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线索,知道了该怎样前进,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自觉地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学习起来就可以驾轻就熟。
     教是为了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其实也是为了让学生能顺着学科路径去思考和解决学科问题,降低学科难度,激发学科学习兴趣,减少学习困难,提高学科学习效率。所以教学中,学科老师一定要从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出发,善于总结和提炼本学科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善于开辟解决学科问题的独特路径,带着学生在浓浓的学科氛围中观察学科现象,认知学科知识,探寻学科规律,摸清学科路径,从而让学生拾级而上,登堂入室,终至能“玩学科于鼓掌之中”。像化学学科,就是要让学生多到实验室去,多去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实验中获得感知,得到规律,从而找到学科感觉,养就学科素养;像语文学科,就是要让学生多形式诵读,习惯性写作,通过不断积淀,形成读和写的独特技能。
     教学有许多普遍的、共同的、一般的规律,学科教学和学习也有相同、相近、相互联系的路径,这是我们所有从事教学工作的同志必须认真关注的。同时,各学科又有各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具有鲜明的学科个性。所以强调“学科味”并不意味着忽视教育教学一些普遍的、基本的、共同的东西,而是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更好的彰显学科特性,从而让学生有路径的学习,把各门学科学得更好。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