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情感目标充实数学活动 浅谈小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 对小学数学错题分析的点滴思考
数学讲堂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2期 总第4550期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2期  下一期
浅谈小学生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
来源:盐城市龙冈小学 作者:张林 发布日期:2012-12-25 17:47:47

     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数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常常起源于立意深邃的猜想。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经验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理。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是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数学猜想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能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能锻炼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营造学习氛围,激起学生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自始自终地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那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猜想呢?
     一、营造宽松氛围,创设情景,让学生愿意“猜想”
     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首先要营造氛围,激起他们的猜测兴趣。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猜想引入”以它独有的魅力,能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让他们思维活跃,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
     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已经学完了2~6的乘法口诀,对于乘法口诀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我开门见山的引入:“同学们,2~6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得很好了,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有哪几句?”于是学生踊跃地猜起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与课本一致时,便能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就会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了。
     二、积极启发引导,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猜想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 因此,教师在学习新知识时,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猜想,并说出自己是怎样猜测的,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猜想。
     1.仔细观察,注意引导观察猜想
     观察是感知事物的窗户,是发现规律的渠道,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有意义的事实和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而获得猜想。
     例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这节内容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一组分数,让学生观察、试算后猜想:一个最简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与这个分数的哪些部分有关?有的学生说可能与分母有关,有的说可能与分母是奇数还是偶数有关,有的说可能与分母是合数还是质数有关,学生经过一番讨论,举例验证,最后形成共识。这样的教学,充分展开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找出相同之处,进行类比猜想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启发学生善于捕捉新旧事物的相似之处,通过类比获得猜想。由旧事物的性质属性去猜测新事物可能有相同或类似性质的属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先复习商不变性质,再启发学生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除数,既然在除法里有商不变性质,那么在分数里也应存在分数大小不变的性质,进而发现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基本性质。
     三、融入情感,让学生爱上“猜想”
     心理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再一次追求成功和胜利的信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必去限制学生思维的疆域,而是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不迷信已有结论,不满足现成解答,大胆猜想,不断开拓。如果猜想成功,要让学生品尝成果的甘甜,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如果经过论证发现猜想出错,也要引导学生适时调节自己的心理,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创造活动中。
     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猜想,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自主思考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展了学生潜在的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不断提高。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猜想的习惯。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