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唱新翻杨柳枝水到渠成镜天开———谈劳技课堂创新的实践 体验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 创设情境“六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3期 总第4557期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3期  下一期
听唱新翻杨柳枝水到渠成镜天开———谈劳技课堂创新的实践
来源:无锡市山明中学 作者:郑玲玲 发布日期:2013-01-08 15:29:42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其不尽人意之处不言自明。许多学校的劳技课往往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幌子。其实,劳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不仅渗透各学科内容,还与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以劳增智、以劳辅德、以劳益美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呼声渐高的阶段,如何发挥劳技课堂的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更是需要审视重建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往学生心灵中灌输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传统教学往往重在传授,以教代学,即所谓“填鸭式”。重知识、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而时代精神所要求的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充分地展示出来。
     因此,为适应教学发展的新要求,劳技课堂也应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想方设法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劳技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重视课堂生成: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就意味着要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们必须要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如果我们每件事都手把手地教学生,那我们的学生怎么可能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现学习、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又如何培养?只有在课堂内,提倡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风筝制作”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从“提倡自主学习”出发,精心设计了“了解风筝”——“放飞风筝”——“制作风筝”——“设计新风筝”四步教学模式,收效良好。先通过“了解风筝”,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接着借助“放飞风筝”,使学生回归自然,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学会调节风筝重心及拉线角度等技术。然后动手“制作风筝”,使学生学会画线、折叠、定位,扎线、剪纸、粘贴等基本手工技能,让学生感受劳动的愉快、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设计新风筝”的活动中,加强了科学、自然、美工等知识的整合运用,开拓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尤其在小组讨论“设计新风筝”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更加开放,设计出了各种更新颖、更先进、更科学的新型风筝。像气球带动风筝、滑翔风筝、遥控风筝等等。同学们的这些想象、设计就是创新,而如果教师一开始让学生就照老师的样子去做,就不会有这些新的设计。
     三、开展多元评价: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劳技课堂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及时评价,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在劳技课堂,我们可以用口头表扬、作业加分、颁发奖状、评选小能手等形式对学生的参与给予肯定;也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包括有缺点但有创意的作品;还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互赠作品等方式展示探究成果……这样,不仅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还能使学生萌生“乐于劳动”的情绪。
     总之,在评价上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竞争中提升。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