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听四年级作文指导课《老鼠吱吱》 大象无形大音稀声教育无痕———《我不是最弱小的》案例分析 体育高考百米有效训练的研究与探讨
学科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3期 总第4557期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3期  下一期
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听四年级作文指导课《老鼠吱吱》
来源: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 作者:叶梅 发布日期:2013-01-08 09:24:54

     【案例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小学生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事物,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小学生的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因此,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少年儿童想象、创新的大门,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引导学生勤于表达,乐于表达。前不久,听了我校教师执教的四年级作文指导课《老鼠吱吱》,教师让学生用上好词佳句,发挥想象力,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并进行描写,学生在习作学习中品味着童年的快乐。
     【案例描述】
     一、激发兴趣
     师:(课件)小朋友,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动画城看节目,你们高兴吗? 
     师:准备好了吗?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做做热身运动。猜谜语。
     师:白天睡大觉,晚上偷东西,要是过街,人人喊打。(课件出示答案:老鼠)
     师:祝贺你们通过了,今天我们动画片中的主角就是一只名叫“吱吱”的老鼠。 
     [评析:从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分步指导
     1.师:(课件)这一天,对老鼠深恶痛绝的人类进行了一场灭鼠运动,大家会怎么做,老鼠们会是怎样的结果?
     (课件):说出有关生气、受伤的词语。
     学生说,老师在电脑上直接打入。(如生气:火冒三丈、怒发冲冠、七窍生烟。受伤:遍体鳞伤、伤痕累累……)
     [评析:挖掘学生平日积累的词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好词佳句。]
     2.师:老鼠吱吱大受刺激,准备躲过这一劫,他会如何逃跑呢?请看题:看表演说词语。
师请学生表演老鼠逃跑时的动作。(如:张牙舞爪、蹑手蹑脚、东张西望、偷偷摸摸、逃之夭夭……)教师在电脑中直接打出这些词语。
     [评析:通过表演,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前面两个环节的设计为第三环节的精彩生成做好了铺垫。]
     3.师: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老鼠吱吱遇到了自己的大救星——外星人,他跟随外星人又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看题:选词语,编故事。
     (课件出示词语:小心翼翼、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束手就擒、鬼鬼祟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根据上面的词语,自行选择编童话故事。
     你可以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集思广益,发挥自己的想象,确定内容后,选择好词把故事说的生动。
     学生自编故事。
     4.课件:同学们你们已经顺利地到达了动画城,请看动画片《老鼠吱吱》。
     学生表演刚才自编的故事。
     5.师生点评,评选最佳演员。
     [评析:片段练习和故事编写尊重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以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以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世界,挖掘童真、童趣、童话。教师对故事情节不做过多的干涉,但对学生在用词、会话上则提供一定的好词佳句,规范学生的语言。这一环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案例反思】
     作文需要想象,而小学生正是以想象见长。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具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开手脚,让他们自由表达。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不断更新习作教学观念,加大习作教学改革的力度,努力消除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内容为有内容,变不会表达为善于表达,着重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乐于表达的习惯,提高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达到求“真”、求“实”、求“活”、求“新”的目标,同时从习作中真正学会怎样去做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