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案导学转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新 让数学情境更具魅力 灵活运用生成性资源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学科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4期 总第4579期 2013年02月26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4期  下一期
让数学情境更具魅力
来源:连云港市院前小学 作者:刘莉 发布日期:2013-02-26 16:01:3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达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一、引出情感情境,激发数学兴趣
     晋代学者王羲之曾写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说明,情感具有情境性。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善于创设教育情境,以境育情。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惯例是出示一个圆让学生举例说出身边哪些物体是圆的,我认为这样做过于平淡,学生的参与性肯定不高。我曾听过创新的一课,教师让学生观看了多媒体课件,画面上呈现的是小猴骑着小车到果园里摘桃的场景。随后音乐一转,小猴的小车轮子变成了正方形、椭圆形,那种一颠一颠、一上一下的搞笑动作逗得孩子们笑翻了天。接着老师问大家发现了什么?车轮为什么没有其它的形状?贴近生活的情境使数学由抽象变得具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唤起学习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拉近课堂与学生生活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个灵活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氛围。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探究情境: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都分给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和一盆水。让学生在圆锥里装满水再倒入圆柱中,直到装满为止,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们都很积极互相合作,边操作边思考,然后一起讨论。最终发现,有的圆锥装满水倒三次就可以把圆柱装满,而有的则不行。随后我让他们比较能三次装满水的圆柱与圆锥有没有什么联系。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发现这两个容器是等底等高的。最后得出结论,圆锥体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这样,学生在探究中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创设趣味情境,引导乐于学习
     创设趣味的问题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提出的问题上,并能积极主动的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1.采用新颖幽默的表达方式,诱导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的表达方式常常通过语言来实现。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思维聚集到要解决的问题上,需要教师对问题的表述恰当用词,语言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诙谐幽默,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老师带入到探究问题的氛围中。
     2.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动感技术,激发学习兴趣。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与有力的学习工具。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应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充分利用课件、录音、录像以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快乐的参与其中。例如在六年级下学期复习平面图形时,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在周长一定时哪种平面图形面积最大的知识,课堂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各种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在动态比较中得出圆的面积最大。
     总之,在课堂中,教师如能重视数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思维一定会被激活,这样他们对新知的探究才会主动。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课堂兴趣盎然,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思维活跃,个性得以表现和发展。在情趣、知识与能力的交融中,让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基地。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