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蓝天 选择合适方式有效建构概念 尊重和信任,让孩子懂得了“责任”
教学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5期 总第4586期 2013年03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5期  下一期
用“心”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蓝天
来源:南京市江宁区岔路学校 作者:王金娣 发布日期:2013-03-12 11:07:10

     这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外地学生,他在学习、能力、心理等方面存在着较为特殊的一面。本文写的就是我帮这个孩子转化的过程。从平时的细节发现,到自身的感悟与行动,再到孩子的变化,我体验到了一个艰辛的过程,但结果却是激动人心的。
     一、细心观察,发现端倪
     新学期的一天,当我到班里时,发现一个身材稍胖、个子高高的男孩子在弯着腰,拿着扫帚认真地扫地。五十多个孩子,只有他在认真地打扫教室,我想这孩子这么懂事一定是个好学生。
     因此,接班两三天,虽然我发现他的课堂作业不仅字迹歪斜,而且错误率高,但我想这可能是刚转入一个新环境不适应所致,再给他一点时间吧。当他每次都说已经写完了家庭作业,只是忘带时,我也都是宽容地对他说:“明天记得带。”直到小组长拿着他的本子来告诉我,我才知道他已经有好几次没交作业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他在劳动中很勤快,在学习上却很懒惰。果然,第一次单元测试,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各科老师也反映他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少言寡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二、诚心交谈,获取家长的支持
     一个适当的机会,我把他的妈妈叫到了学校,向她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
     妈妈说:“他写字太慢,有时一直写到十点多,有的不会的我们也不懂不会教,他干脆就不写了,唉,我们也没办法!”妈妈叹了口气,接着说:“他最听老师的。王老师,你要对他严格要求呀!”“在学校,我可以监督他,可在家里就需要你们与我配合了。虽然你们文化水平不高,但你们可以督促他认真地把字写好啊。”“我们平时忙着卖菜,一大早就出门了,晚上回来也很迟,是没怎么管他。从今天开始,一定好好与老师配合,看着他写作业。”那以后,陈伟作业不交的习惯有了些改善。
     三、耐心教育,给彼此多些机会
     好景不长,大约一个月后,陈伟的老毛病又犯了。我问他,他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不得不把他妈妈再次请到了学校。
     “为了他的学习,我跟他爸爸商量好了,我先从菜场回来看着他写作业,可有时候一看到他拖拖拉拉的样子,我就来气,忍不住打他几巴掌,甩手不管他了。”显然,她对孩子有些不耐烦了。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不一定非要看着他呀。”我帮他想起了办法,“你可以在他的视线范围内做一些家务活,他见你在他周围转来转去的,自然不敢马虎。” 
     我把陈伟叫到身边,当着他妈妈的面辅导他看图作文。先一幅图一幅图仔细观察,再一句一句地说,然后连起来说,最后写下来。我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不通顺的句子,陈伟妈妈几次想对他发火,都被我用眼色制止了。最后总算完成了一篇通顺的,内容还算丰富的作文。
     陈伟走后,我对陈伟妈妈说:“以后你就这样教他看图写话,写多了就上路子了。对待孩子宽容一些,不要动不动打他骂他,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耐心一点,多看到孩子的长处,多表扬表扬孩子,给他一点信心,好吗?”陈伟妈妈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四、爱心关怀,点燃孩子的信心
     在一次口语交际中,我着实被他的“辉煌历史”小吓了一跳:他曾经在市级乒乓球比赛中得过三等奖。我故作镇静地对他说:“你真了不起,你知道吗?我在学校教师乒乓球比赛中也才得了个第四名,活动课我一定要向你讨教讨教。”同学们听后都忍不住“哇塞”。下午的活动课,我真的去找他讨教了。全班同学把球桌围得水泄不通,不出所料,他把我打得落花流水。同学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有几个男生当场就拜他为师,跟他学起了打乒乓球。他体会到参与活动获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五、真心付出,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蓝天
     后来我让班里热情大方、成绩优异的杨慧婷跟他同桌,随时随刻帮助他,督促他。我经常课后单独辅导他,常用点滴的进步激励他。通过老师、同学的帮助,加上自己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对优等生来说,老师的爱是锦上添花,而对学困生而言,老师给予的哪怕一点儿关爱,都是雪中送炭,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学困生”,用“心”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蓝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