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兴趣主动走进课堂———关于小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兴趣主动走进课堂———关于小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思考 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爱之链》第二课时刍课
课堂分享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7期 总第4601期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7期  下一期
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爱之链》第二课时刍课
来源:如东县新店镇利群小学 作者:孙美娟 发布日期:2013-04-09 17:09:13

     这次语文研讨课上关于模式的构建深化活动,还是要求老师们上同题异构课,这样的研究课能真正地提高一个老师研读文本的能力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开学之初,我们六年级的三个语文老师便把目光锁定在《爱之链》这篇课文上。面对这篇洋溢着浓浓爱意的文章,我的教学设计也紧紧扣住“爱”的主题,希望能让孩子们感受爱、学会爱、传递爱。
     一、扣住重点,感受爱
     1.用“爱”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出一个繁体的“爱”。爱是什么?爱是谭千秋老师最后的姿势,爱是哈尔威船长伟岸的身影,爱是寒风中乔依温暖的双手。老师激情的开场,伴随着柔美的音乐,让孩子们一下子走进了“爱”的磁场,孩子们的内心荡漾起爱的涟漪。
     2.提携重点,一点突破
     中高年级的课文篇幅都比较长,对文章的每一个段落或者章节不可能做过多的剖析。我们语文老师要学会把“长文”进行“短教”,应该充分地分析和解读教材,提携出文章的重点之处,通过“一点”突破难点。我带孩子“走近乔依”体会“凄凉”;抓住“微笑”,对比老妇人的“紧张”;关注“轻吻”,感受夫妻间平淡而真实的爱。
     二、关注细节,学会爱
     1.深入文本,抓字、词、句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定要抓住具体环境中的字、词、句,如果割裂开来看,学生就很难理解。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样才扎实有效。在直视“修车”时,一连串的词语,如“蹭破”“喘着”“沾满”等让我们感受到乔依帮老人修车的卖力和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飞舞的雪花”“打了几个寒战”“心里很是凄凉”等词语感受到乔依所处环境的艰难和困苦。只有走进人物的内心,才能深入文本,通过文章的字、词、句而知文章的温度和冷暖,从而让孩子学会爱别人。
     2.扣住“环境烘托”“细节刻画”
     这篇文章为什么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环境烘托”和“细节刻画”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注重人文性,更要关注语文的工具性。抓住“破汽车”“纷纷扬扬的雪花”……这些环境的描写,来体会乔伊内心的凄凉。修车这部分,让孩子们自己阅读,找出那些让自己感动的词句,并说说理由。为什么能让我们跟读者引起共鸣?因为作者对这部分的描写花了大量的笔墨,这就是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当然,课文中的环境烘托和细节刻画并不止这些。
     三、拓展延伸,传递爱
     1.用“心”感悟“真善美”
     “如果您遇上一位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多么简单、质朴的话语,多么伟大、高尚的灵魂。乔伊在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所以他面对被困风雪中的老妇人时,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老妇人又帮助了女店主,女店主更爱自己的丈夫了,他们还会把这种人间的“真善美”继续传递下去。
     2.用笔写下“爱”的延续
     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孩子们接着“乔伊醒来了……”继续写下去。这部分在课上没有来得及和大家交流,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因为孩子们写得都很认真,而且都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爱的主旨和爱的真谛。他们在书写别人爱的故事时,实际上也让爱的种子在心中萌芽,他们会把这样的爱延续下去,形成一根爱的“链条”,让世界更加美好。
     一节课下来,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演绎的课堂还是不够完美。首先设计的问题比较琐碎,不能够提炼出主干问题,不能用主干问题带着孩子去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其次,“放手”的力度不够大,没有真正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牵引显得过多。由于在时间的调控上有些失误,还造成前半课堂有些松,后面有些紧,后面的环节有点紧凑。在课文重点句子品读这一环节,也做得不够到位,学生没有把那种感动读出来,朗读似乎不够深度,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