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浅谈美术课中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互教互学有效构建对话课堂 语文教师要练好“内功”
教海探航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47期 总第4601期 2013年04月09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47期  下一期
互教互学有效构建对话课堂
来源:海门市包场中心小学 作者:季斌 发布日期:2013-04-09 17:15:2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课堂中,就是要让学生尽情参与,积极思考,自由表达,主动质疑,不断发挥思维潜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对话。
     一、平等交流,实现师生有效对话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师生间恰到好处的对话,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循环小数》一课,教师出示了一条例题:
     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单位:千米/时)

     
     海狮的游速是多少千米/分?
     师:你们会算吗?(学生纷纷埋头计算起来。)
     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学生带头嚷起来了,但还有一些学生仍在拼命计算。
     生:老师,这道题不好算。
     师:怎么不好算呀?
     生:因为是除不完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这道题的余数中重复出现“40”,商中重复出现“6”,我这样算下去总也算不完。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这样的小数是有规律的,在数学上我们叫它循环小数。(教师介绍循环小数。)
     师:既然商除不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不要计算了?
     生:可以求它的近似数呀。
     师:那好,我们就把这题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吧,现在你们能算吗?
     ……
     在以上这个片断中,教师没有越俎代庖。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没有马上进入新课讲解,而是通过一种平等的对话,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给予他们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主动发言、共同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顺利地掌握了循环小数的特征,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这样的学习过程既具有趣味性,也具有思考性。
     二、智慧碰撞,促进生生有效对话
     合作学习论认为,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生生对话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英国文豪肖伯纳说得好:“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得到的是一个;一个思想跟一个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个,甚至更多。”在数学课堂中的生生对话,有助于让学生经历一种“在交流中相互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的过程,帮助孩子们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的空间,给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的机会。
     如在数学活动课上,教师出示了一个问题:1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几瓶汽水?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借来还去”的数学问题却引发了学生思维上的大碰撞。
     生1:一共是39瓶。20个空瓶换10瓶汽水,10个空瓶换5瓶汽水,5个空瓶换2瓶汽水剩1个空瓶,3个空瓶换1瓶汽水剩1个空瓶,2个空瓶换1瓶汽水,还多1个空瓶。20+10+5+2+1+1=39(瓶)。
     生2:不对,应该是40瓶。你前面的计算过程我同意,但我可以先向商店借一瓶汽水,喝完后再把两个空瓶换1瓶汽水还给店里,这样就能喝到40瓶汽水了。
     生3:算法是不错,但却是脱离实际的。现在的商家精明死了,谁会先借给你呀。
     ……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在生生互动中,充分开放学生的思维,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才能。通常所用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在展示、汇报、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和个性化的反思中,达成共识。
     当然教师不能片面地将师生间的谈话就简单地理解为对话。教师要明确对话的目的,要抓住对话的时机,更要关注对话的效果。对话要有启发性,对话要有碰撞性,对话要有思考性,对话要及时评价,并且教师要关注到班级内的每一位个体,实现全员参与,共同发展与进步。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