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诗意绽放———海门市平山中心小学诗意课程研究侧记 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中队建设 如何教育“特殊生”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0期 总第4624期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0期  下一期
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中队建设
来源:无锡市蠡湖中心小学 作者:陈晔 发布日期:2013-05-21 14:50:30

     一、积极的人际关系与中队建设的相互作用
     每一个个体都生活在群体中,有群体就会有相应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直接因素。学生生活在积极的人际关系中,其道德、情感、思想和行为也会变得积极而充满活力。因此,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是中队建设的主要目的。
     二、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优秀中队的建设要点
     1.发挥班主任的引领作用
     积极心理学主张教育应当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中队班主任是中队建设的主导者,应该具备以下品质:要有积极的工作心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面,用鼓励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言行,要赋予工作积极的意义,对工作意义解释越丰富,工作内驱力就越强,幸福感也越强,要与学生共同成长,班主任要从精神层面上树立共同成长的理念,积极的适应学生的不断成长和变化。
     2.指导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
     了解每个学生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地位,对于处于人际关系中弱势地位的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班主任要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作出心理调试。大多数所谓问题生的不足和错误往往是在成长发展中的问题,是需要成人理解和帮助的问题,因此班主任只有通过唤醒他们自身的积极心理才能解决问题。
     努力改变弱势学生和问题生的消极社会心理环境。如果教师对学生长期持有消极评价,并把消极信息传递给家长,久而久之,就会处于家长和教师创造的消极环境中。消极心理不是自发产生,而是消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努力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首先,和弱势学生或问题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让他们在班级中担任积极的角色,改善与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融入集体,让集体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改善弱势学生或问题生的社会心理环境,同时与家长积极沟通取得配合,激发弱势学生或问题生的积极内驱力。
     3.控制教育情境,形成积极性评价
     充分利用自然情境,努力创设人为情境,如信任情境、考验情境、道德选择情境、集体讨论情境等,在变式活动中重视集体的积极性评价。
     4.从个性特点出发,实现和谐人际交往
     个性相似的人,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个性不同的人要注意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可以把主动与他人交往和期望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帮助人与期待别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试,有利于学生的竞争合作,稳定群体的积极乐观情绪,实现人际交往的和谐。
     三、以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
     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个性品质为目的正是德育的宗旨,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参与角色体验,是角色互换体验教育的有效实践,也是构建积极人际关系的阵地。例如在感恩教育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通过“护蛋活动”“今天我当爸妈”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父母的角色,让孩子自己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心灵去感受,发现想感激的人,体会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流露着的父母爱,在学习上无私奉献的老师爱,与自己共同成长的朋友爱,促使学生在那些早已习惯的行为中理解、感悟爱,并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
     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真实的感悟理解了父母、老师、朋友,发现了每个人身上的积极品质,不断优化人际关系,同时也让积极的人际关系成为孕育学生个性发展的内驱力。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