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诗意绽放———海门市平山中心小学诗意课程研究侧记 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中队建设 如何教育“特殊生”
教育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0期 总第4624期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0期  下一期
如何教育“特殊生”
来源:连云港市院前小学 作者:苏龙 发布日期:2013-05-21 14:51:55

     教书七八年中,见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唯独小陶这样的学生,我是头一次遇到。班干经常向我反映,小陶语文作业不写、笔记不记、书不背……当时,我也没放在心上,心想有机会与这个学生好好聊一聊,做通她的思想工作就行了。
     于是我选择一个恰当的机会找小陶谈心,下面是谈话片断内容:
     师:“小陶,你能不能为父母学习呢?”
     小陶摇摇头。
     师:“你能不能为自己学习呢?”
     小陶摇摇头。
     师:“你能不能为班主任学习呢?”
     小陶摇摇头。
     师:“那你稍微学习一点,行吗?”
     小陶点点头。
     ……
     我惊呆了,这孩子的心态与常人不同,我遇到“特殊生”了。“特殊生”的教育一定要特殊,只有注重个别化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会取得良好效果。对小陶同学,我主要采用以下教育方法。
     一、正视现实,保持健康心态
     “特殊生”独特的思想和行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受所处社会家庭和自身心理、生理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每一个“特殊生”都会有“特长”“特短”“特殊家庭”“特殊交往”“特殊性格”“特殊心理”等,这些对于我们班主任而言,不能抱怨她们家庭和心理、生理条件,更不能抱怨她们的过去,必须正视现实,保持健康心态:小陶现在是你的学生,你现在要做的是想办法把小陶教育好。对她的家庭、心理、生理条件和过去要做到心里有数,平时注意察言观色,时时留心,跟踪教育,分析其心理动态,特别关注她的心理需求,走进其内心世界,为以后的教育实施打下基础。同时要打消一劳永逸的思想,千万不要指望一两次就能把小陶教育好,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二、坚持激励为主,打击为辅
     小陶同学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于交往。在同学们眼中,她是个“异类”。其它任课教师对她不管不问,同学们也对她不理不睬,好像她这个人在班级根本不存在似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小陶还是想融于课堂的。于是在语文课上,我常常请她发言,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她回答得好,我就及时给予表扬,说她语文功底较好……使她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更胜一筹。这样,她逐步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积极因素,开始与同学交往,性格也慢慢开朗起来。对小陶,我们不仅要肯定其行为结果,更要肯定她的努力过程,每当她努力学习,不管结果如何,我都给予恰当的评价表扬。但表扬不同于不批评,不等于对她的错误放任自流。在给予小陶正面激励的同时,还要同严格要求一致起来,严慈相济,不仅是教师的工作方法,更应该成为小陶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方法。
     三、用“掺沙子”使其融于集体,感受集体温暖
     “特殊生”由于特殊的教养条件,使他们缺乏集体意识,内心世界比较封闭,不愿加入集体,而集体也不愿接纳“特殊生”。为了使小陶能得到集体的爱护,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采用“掺沙子”的方法来渗入其内心世界。在这里,用这个方法是为了打破小陶狭隘的交往圈子,使其融于集体之中,感受集体温暖。首先把小陶及其要好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过一段时间,在其小组内调出一个学生,再插入一个性格活泼的学生;过一段时间,在其小组内再调出一个学生,再插入一个学生,过一段时间……如此类推,目的是让小陶以点带面从心理上去接纳大家,同时也让大家从心理上逐渐去接纳小陶。其次我有意让小陶的小组去参加一些活动,目的让其性格开朗起来。由于班主任与小陶不是同时代的人,有些心里话,小陶不一定会告诉班主任,而会告诉同龄人。班主任通过其圈子的扩大和活动,可以了解到小陶目前的状态,再通过同龄人去消除小陶内心的烦恼和困扰,让小陶感受到集体温暖,以集体为荣。为了集体的荣誉,相信小陶也不愿拖集体后腿。
     总之,转化一个“特殊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艰巨、复杂、反复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屈原的一句话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自己能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加充实、更加扎实。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