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优课堂”让美术课 小议常规教具与电教媒体的合理使用 “打”出来的诗歌名言
教学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0期 总第4624期 2013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0期  下一期
“全优课堂”让美术课“活”起来
来源: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 作者:宋远 发布日期:2013-05-21 16:11:25

     2010年6月,我有幸参加了连云港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老师,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我做了很大的努力。第一轮比赛之后,经过慎重的考虑,我选择了《时代的脉搏》这节欣赏课,并结合我县“全优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讲解。
     “全优课堂”模式虽然在灌南县已普遍推广,但由于艺术学科的特殊性,这种模式与美术教学的结合尚有很大的距离。“全优课堂”的基本模式是先学后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达标。笔者借助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的平台,将美术课与“全优课堂”的结合作了尝试,侧重点放在“合作探究”上,这对于我们美术欣赏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时代的脉搏》这节课着重从美术中探寻社会运动的痕迹与影响,以及新的变化的出现。我们的工作是引导学生注意到这种变化,促使他们产生兴趣,并主动寻找这种变化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提升课堂效果,笔者作了积极的准备,并邀请本校老师共同打磨这节课。在准备时,结合“全优课堂”模式,在把握题材内容的同时,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社会人文背景。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盲目地讲解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要适当的点拨、引导,放手先让学生去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思考过程,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这节课真正地“活”起来。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适当参与和讲解。
     《时代的脉搏》教学目标分为三个: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当地艺术认识美术与时代变迁间的互动关系;了解美术作品反映或表现社会思潮、运动的不同方式和特点;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理解它们所反映的社会观念和风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到相关知识,能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美术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不局限在课本上,让学生更富有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多元化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实践活动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体会到合作的乐趣,从而培养优秀的学习习惯。
     《时代的脉搏》这节课,我参照“全优课堂”模式大体分为四个环节,在这里,主要谈一下“合作探究”环节的运用。这个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
     1.分小组,设时间,打造现代“门神”
     既然西游记里的角色可以变换,为什么门神不可以呢?因为时代的变迁,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门神已不常见,所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践中获得更大的乐趣。
     2.分小组展示成果,并讲解设计理念
     这个环节其实就是展示的环节,专门为学生提供去讲解自我或者小组构思的时间。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当做是对学生的学习检测,也是教师自身对自己教学成果的检测。
     这节课有一个环节刻意安排在课程的后阶段,那就是“当堂达标”。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点,通过教学的拓展,并结合之前对本课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1.《一辈子第一回》和《大批判》比较分析:
     它们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分别跟什么样的社会思潮相联系?
     2.分组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思潮?
     第一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第二组:《麦积山雕塑》;
     第三组:《牡丹亭·还魂记》插图。
     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学的成果运用到后面的学习中去,恰好是一个自学与当堂达标的转换与结合。打造全优课堂的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我希望借助这种模式的学习,能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式和更全面的知识。
     通过努力,我们在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名次,但也意识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例如,如何用最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师的教案排多久才更适合;如何提高自身“全优课堂”模式的运用等,今后更加需要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前辈们的指导帮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