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重在训练之我见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E教教学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1期 总第4632期 2013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1期  下一期
运用多媒体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来源:海门市育才小学 作者:林燕 发布日期:2013-06-04 13:26:23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可谓是百科全书,只因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高,而且授课老师多数采用讲授法,学生只当听众,久而久之,学生动脑参与学习的热情下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取得省时高效的教学效益。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变枯燥乏味为兴趣盎然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多媒体技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动画、图像、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运用多媒体导入课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如在《团结和睦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一课的教学中,我设计并制作了课件,以“中华民族大团结歌舞场景”开头,通过一曲《爱我中华》,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的主题,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画面,同学们情绪高涨,翩翩起舞。接着播放动画,画面出现十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这时向学生提出“这十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个民族?”“你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中华民族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为新课学习埋下伏笔。又如在教学《新疆的沙漠和绿洲》这一课,新课开始时,我首先播放歌曲《新疆好》,听完后向学生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曲所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象吗?”“通过歌声你了解些什么?”“你还想了解有关新疆的哪些方面?”这时,我发现学生都争着举手发言,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课堂气氛也显得异常活跃。
     二、运用多媒体学习新课,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
     多媒体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教育教学资源,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实践中学,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搜集、处理信息的本领。
     例如,教学《首都北京》一课时,我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从网上下载有关北京的风景名胜、民族风情等,制作成一组介绍北京的内容丰富的画面,直观演示给学生时,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美丽而富有文化气息的北京。此时,学生想自己去了解更多有关北京的知识,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扩展了学生的探索空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进一步了解北京的地理气候、美食、资源、历史变迁、北京之最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而构建自己的探索思维。学生把网上的资料用大屏幕展示给大家,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整堂课,教师没有过多的话语,留给学生更多的广阔而开放的求索时空。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三、运用多媒体深化教学,变书本学习为生活引导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地理、自然、历史等多方面知识,使学生了解社会、长大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时学生了解的书本知识还不够,需进一步了解一些社会生活常识。例如,《电的发现与应用》一课,学生知道电是怎么被发现的,当今社会应用也很广泛,但现实生活中一些用电常识学生未必知道。利用多媒体创设动画、解说、文字等多种信息,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了解家庭用电、雷雨天时有关电的安全知识,在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触电场景前,相信学生在脑海里已深深地烙上了四个字——安全用电。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形象、直观,贴近现代生活,学生也会学得快,记得牢。
     总之,找准多媒体的运用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适时地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培养自主探索能力,培养更多创造性人才。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