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真的种子,书写美的人生———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求真”文化解读 让花儿自主开放———浅谈班级自习课现状及解决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向着美丽出发
教学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2期 总第4639期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2期  下一期
播撒真的种子,书写美的人生———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求真”文化解读
来源: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 作者:张卫忠 发布日期:2013-06-18 10:33:09

     在文化立校的当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更是将“求真”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经过近60载办学历史,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将“求真”灵魂演绎到不落窠臼,正余中心小学黄健新校长对此有番睿智的表达:行动上待好师生就是个真命题。多年来,一任任校长、一茬茬教师以“求真”文化为魂,高扬“求真”的旗帜,坚守“播撒真的种子,书写美的人生”的价值追求,在办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厚实“求真”的办学传统,成就了“爱校砺志、追求卓越”的校风,演绎出了“严谨、爱生、敬业、创新”的教风、培育出了“探究、刻苦、善思、创造”的学风。
     一、顶层谋划适合师生情智的制度
     承载了近1400名师生生命梦想的正余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了1400个家庭的生命质态。学校统筹办学硬件与软件建设,追求将两个轮子都做圆。为改变校舍陈旧、设施设备落后的状况,在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多方筹措资金进行学校硬件的添置更新。虽然资金有限,但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创设了教育教学的优良环境。软件上的管理追求和谐求真,通过践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实施科学人文的管理策略。
     以管理细节方面内容为例,黄健新校长强调:管理上一旦倾注了认真作风,学校优质办学就不是个问题。这源于认真的管理就是讲民主,民主是基石,职称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设岗定岗、绩效工资发放等每一项重大问题决策,学校总会集民智、听民声、公正公平、公开听取意见、公开评议结果。
     认真的管理就是讲原则,制度是保障。学校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力求用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做到有制必依、管理必细、奖惩必严、不徇私情。我们多角度地激励和肯定教师的进步,树立属于学校的榜样教师,对于触碰底线的行为,我们从不放弃批评惩戒。
     认真的管理就是求精细。坚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把大家平时看似很简单的事用心做到极致。教学常规、后勤服务、校园建设、师资培训每一件事都会科学规划,做到以计划制订为前提,落实到位为关键,管理目标细化、措施具体、考核量化。
     二、激发教师对优质课堂的渴望
     近年来,正余中心小学致力于建设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让老师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精神的舒展、生活的惬意、价值的回归。在这一磁场上涌现了一批德艺双馨的教师:梁丹丹等老师被评为“海门市先进教育工作者”,陈钢老师被评为“海门市最美乡村教师”,王汉江被评为“江苏省师德标兵”。老师们在各级教学评比中,有二十多人获奖。优质课堂在成就部分获奖老师的同时,如鲶鱼效应般激活了整个教职工群体。“求真讲坛”“师德培训”练就真道德;“青蓝工程”“校际结对联动”学习真本领;“慧真课堂”锤炼真技艺,展示真风采;“慧真教师”俱乐部的自主研修活动,促使教师说真话、明真理、现真心、练真性,通过真情激励,措施保障,提供教师成长后盾,加速教师成才。
     教师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慧真课堂”质效就水涨船高,学校文化建设根系就变深遂,这反过来又让“慧真课堂”更上一层楼。学校打造“慧真课堂”,就是在求真文化引领下,以变革课堂教学为抓手,着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黄校长认为:我们眼中的“慧真课堂”,应该是凸现教学的生成性、生命性的课堂,记录了师生共鸣的一段历程;我们眼中的“慧真课堂”,应该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智慧生成的地方,是不懈追寻的课堂教学的方向。
     我们搭建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究载体:1.慧真课堂展示;2.慧真会课制度;3.慧真教师优课评比活动。积极开展“学习——研究——实践——反思——提升”为模式的校本研训活动,努力打造“慧真课堂”。
     三、以“真、善、美、爱”为镜找差距
     正余小学追求“真、善、美、爱”与办学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一脉相承,一端继承着儒家经典《大学》所论及的明德、亲民、至善;另一端承载着为学生的信仰素质,人文素质,科学艺术素质提供力所能及的教育。学校深诣:人是万物之灵,每个学生都独具个性,是各不相同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天赋素质,兴趣爱好,智力结构都不一样,所处的环境和家庭背景各不相同,这些都要求教师用心观察学生、研究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和求知欲望。
     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将家校共建特色学校落到具体事务上,出实招。学校承办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村校联办”新父母学校的实践与研究》的几年时间里,从建立“村校联办新父母学校”这个互动平台,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有效促进家长理念的提升,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齐抓共管育新人的良好氛围起步,到探索总结出了“四联”行动策略和“六化”操作办法。“四联”即联姻共办,创新办学形式,放大资源效益;联合共议,精选授课内容,实现优势互补;联手共育,优化教学方式,搭建多维平台;联袂共帮,强化帮扶措施,促进和谐发展。“六化”即组织机构多元化,学习阵地立体化,授课活动制度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授课人员专业化,授课内容系统化。
     学校组织开展教学“开放日”活动,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促进学校、家庭的沟通与合作。我们定期开好“三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三结合教育表彰会,表彰奖励在三结合教育中表现突出的校外辅导员、学生家长、学生,宣传介绍他们的优秀事迹,树立全社会关心教育的良好风气。
     志向大——志不立事不成,心中有梦想,才会有希望。学校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班级板报等宣传阵地,教育孩子从小就立大志,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大志向成就大事业。
     习惯好——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习惯养成教育永远是我们教育的一条主线。围绕《正余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做到教育到位、训练到位、管理到位、查评到位,天长日久,持之以恒,小行为成就好习惯,好习惯成就大人生。
     品行高——成才先要成人,成人先要铸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队)会、专题讲座、综合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规则、公正、尊重、宽容、感恩、爱心等公民道德教育,把“每月一事”抓实抓细,让孩子日行一善,月积一德。
     好学习——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只有学会学习,才能赢得未来。引领孩子把读书作为人生的至爱。我们精心美化、诗化校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通过开展经典文学类电影欣赏、课外阅读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师生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与幸福。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数学文化节、春秋季师生运动会、元宵兔灯展演会、六一联欢会、智力运动会……一个个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充满挑战的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插上了翅膀,为学生的成功架起了金桥。
     六十年的办学之路,学校怀揣“求真”教育之梦,追寻“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本真教育。与真教育同行,让孩子们演绎着教育带来的精彩,让教师们享受着教育职业的春天。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