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声在英语教学中尽情流淌 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选好“支点”体验情感———谈情感因素在品德社会课中的运用
德育天地 上一版 下一版

《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双周刊,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是江苏省唯一以社会立场透析当代中国教育的报纸。秉承“科技推动教育,教育改变人生”的理念,《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一直注意保持与教育前沿工作的密切联系,定位于教育宏观研究,兼顾微观探讨,注重教育文化生态的构建与引导,时刻关注鲜活的教育实态,着眼于教育文化的深层构建,努力赋予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内涵,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教育媒体。

国内统一刊号:CN32—0019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第252期 总第4639期 2013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返回首页
作者 内容  上一期  当前第252期  下一期
选好“支点”体验情感———谈情感因素在品德社会课中的运用
来源: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 作者:沈芳 发布日期:2013-06-18 10:48:29

     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情感已成为联系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是实现由“知”到“行”转化的内部条件,同样也是品德内化过程中强大的动力和催化剂。那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经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应从“情”字入手,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达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一、寻求兴趣点,诱发情感体验
     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动力,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催化剂。教学时我们应依据教材的特点,善于从教材中寻找“趣味点”,想方设法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体验到上课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我曾经有幸听到无锡市教学能手徐老师的一堂生动的品德与社会课,课题是《春天来啦》。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问同学们想不想听一首好听的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听。于是一首悦耳动听的《春来了》配以活泼的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沉浸在温馨的旋律之中,听后都跃跃欲试,想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上呈现出了第一个小高潮。接着老师顺势问:“大家想去我们美丽的校园寻找春姑娘的足迹吗?”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了。于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徐老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记录春天,学生也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在交流的过程中,徐老师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聊天”氛围,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交流、探究,课堂上高潮迭起。
     二、借助闪光点,激发情感体验 
     品德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很难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他们明白了道理,但并不一定能做得到。对榜样行为的观察和心理的模仿,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产生巨大的强化作用,而接近儿童生活实际的人物形象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督促计划,鼓励学生实践,深化学生情感体验,达到“知”和“行”的统一。如在上完《爱清洁,讲卫生》一课时,我和班里的学生共同商量讨论制定适合本班实际的“卫生公约”,每周开展“三检”活动,班会评出“卫生标兵”,在班中树立榜样,进行表扬鼓励。那些获奖者在我的鼓励下都很乐意发表“获奖感言”。此后,同学们个个争相效仿,达到了强化正确行为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学要善于利用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来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化学生的行为。千万不要忽视了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教材”。
     三、巧设体验点,生发情感体验
     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量变到质变、由外部要求到内部需要的过程。这光靠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有明确的情感体验意识,巧设多种体验点,让学生生发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如在教学《不给邻居添麻烦》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提出问题:有麻烦了怎么办?首先设置情景:邻居王阿姨的儿子结婚,吹拉弹唱一晚上,小婧一夜没睡着觉,如果你是她,你会怎么做呢?然后让学生合作模拟表演,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演出来,每一次表演结束都让其他学生来评价这样的做法是否可行;原因是什么。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努力寻求化解矛盾的办法,同时也学会了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体会到为他人着想的快乐。
     总而言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的,在这四个要素中,道德情感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是由“知”向“行”转化的动力。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只有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以情感培养情感”,重视学生的体验,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育人的目的。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500字符)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我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江苏科技报·教育周刊》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编辑部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路55号新华大厦48楼
ICP备案编号: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5076602号